今秋开学在即,陕西省教育厅近期公布《新增教辅资料推荐目录》,明确学生购买教辅资料必须坚持自愿的原则,严禁超范围之外订购教辅资料。
据悉,2012年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联合通知要求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进入各省择优评议公告的教辅资料,出版单位要制订不高于国家规定的零售价格并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由家长选择交费,不能强制统一收取。
应该说,陕西省教育厅公布《教辅目录》是依据国家的有关政策来实施的,其行政行为本身并无过错。可是实行5年来,这项政策在基层学校,特别是在基层家长中间,其知晓率很低。家长花钱购买省颁目录教辅资料时,并不清楚都有哪些种类,都是什么价格,最后他们只是毫不知情地交钱买书。
作为一名基层教师,笔者最关心的是这些教辅资料究竟在实际教学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事实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确实有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理解不透,需要课外弥补,这时,教辅资料就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但总体来看每科只需要精心挑选一到两本就足够了。此外,再无需购买任何教辅资料,原因只有一个:用不上。
而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所谓的自愿购买原则,就是学校给学生每人发一张小纸条,上面印有同意购买并有家长签字内容的一段话,签字之后家长就只剩下乖乖交钱了。至于教辅资料是否适合孩子,家长又没见到书,领资料那天都是统一发给学生,家长就都“一致”认为资料好,赶紧买到手。
笔者观察到,因为小学生认知能力较低,难以区别所谓的教辅资料实用与否,只是一定要让家长购买,家长碍于情面也只得掏钱购买。这种情况除了每学期开学初的教辅资料,还有寒、暑假作业等。以前,连学生所用的作业本都是上级统一配发,并美其名曰为“中小学统一作业本”,后来在家长强烈反映下取消了这项不合理收费。
对于家长“自愿购买”教辅资料,上级教育部门对基层学校的硬性要求是:必须零举报。这令基层学校往往提心吊胆,苦不堪言:一方面要完成“自愿购买”教辅资料的任务,另一方面还不能出现家长举报的情况。而家长的怨言主要是无法自主选择教辅资料,花钱买不到实用的资料,自然意见颇多。
事实上,如果上级配发的教辅资料真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家长自然会乐意购买并且不会举报,然而实际并非如此,很多家长在掏钱购买上级配发的教辅资料后,又会到附近的书店去购买如《课堂全解》《字词句篇》及课后习题等课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