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公寓这么快从一个政策理念变成年轻人入住的现实空间,这个过程里头有着杨部长付出的大量辛劳”
武汉市招才局的一份工作纪要,记录了暗访行程,李波的电话也记在里头。杨汉军牺牲后,记者走访市招才局,无意中翻到这份纪要。
坐在簇新的公寓房间里,李波回忆起那天的情形。
“我是上午9点钟左右赶到窗口的,排队的都是我们这种年轻人。其中,有位中年人站在我前头一位同学的旁边,很精干、很和气的样子。我捡了个耳朵听了一下,得知他是前面同学的亲戚,陪他一起办手续。”李波说。
轮到李波递交材料时,中年人走过来,与他聊了起来。“他问我在哪里工作,什么时候、从哪个学校毕业,学的什么专业,老家是哪里。他听说我老家是贵州遵义的,连说是个好地方。”李波说,问话的中年人很和蔼,就像一位长辈。
拿到申请回执单后,李波正准备离开,另外有位干部模样的人士走过来,要了他的电话,说是还要回访关于人才公寓方面的一些问题。
“我一直以为,那个中年人真是那位同学的亲戚,我真没想过他会是武汉市的组织部长!原来他是有意掩去身份,实地调查、掌握情况来的。”李波对记者说。他打开手机,搜索到长江日报报道《永远有颗狮子般的进取心》,凝视杨汉军的照片,连说“就是他、就是他”。
接着,李波放下手机说:“要不是你们,我这个当事人,还真永远不知道那天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的钥匙这么快到手,人才公寓这么快从一个政策理念变成现实空间,虽说是各个环节合力推动的结果,但于我而言,算是明白了一个内情——这里头有着杨部长付出的大量辛劳。”
今年2月,武汉市启动“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随后出台九条政策,适时推出了人才公寓配租措施。
对人才办证流程,杨汉军提出简化再简化。他的进取精神感染着这座城市的年轻人
那个承诺过的回访电话,也不是说说而已。
李波翻开手机记录:8日,网上发布了武昌区首批人才公寓配租登记名单,自己的名字列在其中。“当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是武汉市招才局的工作人员打来的,问我有没有上名单,中途有没有遇到什么梗阻。我都一一如实作了回答。”
通完话李波才缓过神来,这是那天窗口留电话后,对方的“钉子回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