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黎萌)当地时间8月17日下午,西班牙巴塞罗那一辆白色货车在市中心冲撞人群。事件造成13人死亡,100人受伤,其中一名中国香港游客受轻伤。截至目前已有两名嫌犯被捕,但均不是驾驶该车的司机;另有一名嫌疑人被击毙。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布对此事件负责。记者就此连线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请他就此次恐袭进行了解读。
记者:为什么这次“伊斯兰国”选在了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发动恐袭?
李伟:“伊斯兰国”声称是要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都进行攻击,但究竟哪一个国家会发生恐怖袭击事件,这不是“伊斯兰国”自身可以控制的,而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第一是“伊斯兰国”自身的因素,它蛊惑全球的支持者和追随者发动恐怖袭击;第二个也是核心关键因素,就是在一些国家有人愿意发动这样的袭击,即反过来说,不论“伊斯兰国”如何蛊惑宣传,那些没有追随者的国家就很难发生恐袭,所以“伊斯兰国”包括此次认领的恐袭也是内外双向选择的结果;第三是这些国家本身反恐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它们面临恐怖袭击的频率和规模。
所以,发生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这次恐袭应该是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伊斯兰国”这次选择了巴塞罗那。因为之前,“伊斯兰国”曾说要让美国的西雅图等城市血流成河,但是没有发生,这说明恐袭发生与否不是它单方面的意愿所能决定的。
记者:那这次为何又是欧洲,且手法与去年发生在法国尼斯和德国柏林的恐袭如出一辙?加之近年来英国、比利时、法国等国发生的多起恐袭事件,欧洲国家是已成为恐袭的新天堂了么?为什么?
李伟:是历史和现实因素的结合使得欧洲成为恐袭频发的地区。从历史的角度看,一是欧洲很多国家都曾是殖民国家,在这些国家里有很多前殖民地的后裔,他们当中很多人一直也没有真正融入到当地社会中去,这一殖民主义的后遗症和矛盾到目前依然存在。二是欧洲是以基督教为核心教义的国家,发动过十字军圣战,和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发生过长期血腥的冲突,这个阴影始终笼罩着这一地区。而现实因素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打击“伊斯兰国”,组成了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国家联盟,且在中东干预了很多国家的内部事务,导致了中东地区的动荡。这也导致了极端势力和恐怖势力把欧洲国家作为发动恐怖袭击的主要目标。
记者:网民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中国的反恐力度还是很强的,反恐措施也很严,相比目前的欧洲一些国家,“中国很安全”。请您对比下欧洲、美国和中国的反恐力度和措施。
李伟:欧洲国家相比美国和中国的反恐力度相对要低。由于它所坚持的自由、隐私、人权理念,且依然把这些摆在维护自身安全之上,所以说,欧洲国家总体在反恐的具体措施和投入上,都远远比不上美国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