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十五年前,女孩郑芬兰在贵州一个落后的小村庄遇到一位老人,老人坐在织布机旁,手中的梭子来回穿行,凝结成一幅幅五彩斑斓的图案。郑芬兰表示想要收藏这把梭子,老人最终把梭子交给了她。自此以后,郑芬兰开启了寻梭之旅,至今已收集一万余把,成了“梭娘”。“梭娘”之意不只在梭,更在于让更多人了解传统纺织工艺的历史和现状,挖掘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技艺、农耕文明。
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内在的妥帖安稳、精神的丰富充实。完成这个目标需要物质积淀,更需要精神优化:提升道德发展水平,提高文化发展水平,构筑文化生态多样化,留住丰厚的文化记忆。唤醒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文化自豪感、文化发展使命感。
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建设周期长,耗费精力多,人们更应该多一些长远的意识:注重文化建设、文明记忆的修复,构筑和建设城市记忆系统,整合城市记忆档案,等等,尽量将社会发展史、城市发展史,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史,记录整理下来,进行文本化和经典化的总结。留住文化的根,留住记忆的魂,让人们记得住乡愁,让传统文化、农耕文明得到与时俱进的更新传承。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认识“梭娘”郑芬兰收藏梭子的作为,既是一种自觉自愿的个人行为,也是一种庄严而值得敬仰的文化担当。木梭、银梭、铜梭、铁梭、骨梭,枣核形梭、马刀形梭、饺子形梭、船形梭等,作为农耕时代重要的劳动工具,因为它生动记录了中国先人的卓越的劳动智慧、非凡的创造力、追求中和的审美理想等,虽然距离今人已非常久远,却仍是值得铭记的文化家园,保留这些记忆、智慧,将其中的精华努力挖掘,古为今用,让它在和今天的社会生活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纯优化,造福现代生活。
我们更要从农耕文明中汲取“慢生活”的内涵。想成为一位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仅仅成为快马加鞭的竞争者是不够的,我们车轮的速度、脚步的节奏,不必那么快而迷茫,多一点织布机一样舒缓从容的节奏,留一点时间去分享生活,创造乐趣,会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也让各种发展更有可持续性。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留存和保护更多农耕文明,仅有一位“梭娘”来担当是不够的,更多行政部门、文化主管部门、文化爱好者、民间公益人士,也要喊出自己“保护的声音”,让各种文化破损、非遗流失以及文化发展懈怠,得到及时纠正,让传统文化得到真正的传承与发扬!(耿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