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工资”曾是我的理想,而“不拿工资”也曾是我的理想。无论拿或不拿,其中都有辛酸和幸福。回顾自己的“工资史”,充满了五味杂陈。
我的第一份工资,来自于1991年秋天。那年暑假,我和四叔去漂白粉厂打工,那是一份近似于“酷刑”的工作,石灰粉穿透工作服,与皮肤上的汗液混合,烧灼的滋味令人难以忍受。刺鼻的化学味道,让五脏六腑时刻处在颠三倒四的状态。
好在,一份不错的工资与付出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我那个月拿了500多元。回头把这份工资一分不少地交到家里的时候,那份自豪感油然而生。忘记是谁这么评价了一句,“县长估计每个月也就挣这么多”。
1992年到1993年,我在一家工厂打工,那家工厂生产电焊机、电焊条,后来又盲目投资上马了一家钢厂。我先是在电焊条厂工作,后来去了钢厂,清楚地记得每个月领到手的工资是80元。
工厂是街道办的,厂长和工友们都认识、熟悉,我们这些从街道来的年轻人,在更多的工作时间里都吊儿郎当,常常溜出车间找一个犄角旮旯打牌。没牌可打的时候,就一个个躺在车间外面有太阳晒的地方睡觉……所以那80元工资虽然少,也不觉得挣得有多难。交给家里60元,剩下的就在街头大排档挥霍一空。
第三份工资是我从社会重新踏入校门之后,毕业留在学校当老师,那会儿是1996年,每个月的工资约200元。这份工资没拿多久,我回到老家的基层政府,应聘做了一名通讯员,每个月的工资和在学校里一样,也是200元。现在想来那段时间与工资有关的趣事是,每年会多增加一元钱的“工龄工资”,于是我给自己算了一笔账,工资这么一年一元地涨下去,到退休的时候,恰好能凑个250元上下。
2000年正是中国互联网第一轮热潮兴起的时候,买了个BB机四处找工作的我,误打误撞进了一家互联网公司,这个时候,拿到手的应该叫“薪水”了,每个月是2500元,扣完税之后拿到手的是2300元多一些。感谢这份现在看起来并不算多的“薪水”,2002年的时候,省吃俭用积攒了点首付,贷款在通州买了一所小房子,每平方米的价格是2650元。如果没有这份“薪水”,估计到现在也买不起房。
直到有一天,厌烦了上班和开会,彻底与单位与公司作别,也与薪水告别。我期望自己再无工资可拿,能够通过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来养家糊口,哪怕要付出一些代价。所以当有朋友邀请我再次去上班的时候,我开出了一个对方完全不可能接受、甚至会被骂娘的薪酬标准。
再见了,工资。
韩浩月(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