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创新协作新模式,打造“一区11园”的空间布局……日前,河北省制定的《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示范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将达到1万家,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1000家。
该方案聚焦京津人才引进,提出对带技术带成果到河北实施转化或从事高新技术项目研发的高层次人才,开辟绿色通道,不受编制结构、工资总额等限制,在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方面完善配套政策。
预期目标
打造协同创新重要载体
方案提出打造“一区11园”的空间布局,主要包括石家庄国家高新区、保定国家高新区、固安高新区、白洋淀科技城、亦庄·永清高新区、霸州经济开发区、长城汽车科技园、高碑店国际创新园、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任丘经济开发区和衡水高新区。在此基础上,到2020年基本建成创新要素集聚区、科技金融示范区、体制改革先行区、成果转化样板区,辐射带动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
而到2030年,建设成果要形成产业特色明显、功能布局合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中心。技术市场充分发育,各类创新主体高效协同互动,技术转移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成为创新型河北建设的重要引擎、京津冀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集聚区和全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样板。
其中,示范区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件;石家庄高新区综合排名跻身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前列,保定高新区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20位,固安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进入全省前5位。为此,方案提出将示范区所在市、县作为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布局实施的重点区域,省级每年至少抓好20项、各市至少抓好1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万众创新
科技型中小企业将达1万家
方案提出,面向京津加快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到2020年,示范区入驻企业累计达到1500家,高新技术企业力争达到10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力军作用,到2020年,示范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万家,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1000家。
此外,示范区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将达30个。依托行业领军企业,在OLED显示器、北斗导航、航空发动机、汽车、生物制药、环保监测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谋划建立一批河北省技术创新中心,积极争取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