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地认识和平的珍贵。8月15日是二战日本投降日,1945 年 8 月 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战争的创伤如何弥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而战争的残酷,是身处和平年代的年轻人无法体会的。只有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牢记先辈的牺牲与血泪,才能让战火硝烟真正远离。
暑期档影市一片红火,《战狼2》奔着50亿的目标去了,《心理罪》破两亿了。8月14日,一部叫做《二十二》的纪录片低调上映,排片率不高但上座率惊人,很多影评人、明星主动推荐。《二十二》是一部以纪录中国幸存慰安妇的纪录片,这更是一部与时间在赛跑的电影,影片开拍时这群老人的人数是22人,但等到影片上映时,人数已经变成了8人,正如评论所言:我们来得太晚,她们走得太快。
一次拍摄 与时间赛跑
1932年到1945年间,在中国被日军强征为“慰安妇”的女性,人数至少20万。2012年,80后导演郭柯拍摄慰安妇幸存者韦绍兰的纪录片,当时中国公开身份的慰安妇幸存者只剩32人,他将纪录片命名为《三十二》。2013年底,《三十二》陆续在国内外电影节中展映,获得不少好评。那次拍摄,让郭柯对纪录慰安妇生存现状有一种深深的使命感。他萌生拍纪录长片的念头。取名为《二十二》,是因为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曾经幸存的32位老人,已经有10人相继离世。
2014年,郭柯启动新片,从2014年1月拍到7月,摄制团队30多人,跨越五个省,拍全了22位幸存者。其中,在剧组正式成立之前,抢拍了山西张改香老人的葬礼。这是中国首部获得公映许可的“慰安妇纪录片”。但正如评论所言:“我们来得太晚,她们走得太快。”8月14日,《二十二》在世界“慰安妇”纪念日当天上映时,幸存者已经剩下8人。导演郭柯接受采访时坦言记录这段历史意义重大,“我对票房并不在意,我只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思考战争给女性带来的伤害,知道这些‘慰安妇’老人们如今的生活现状。”
一次表达 宁愿无聊、拒绝煽情
“昨晚看夜场《二十二》,差不多满座,老中青都有,年轻人居多。从头到尾直至所有字幕走完,大家都安静坐着。这部记录慰安妇现状的纪录片没有起伏的故事情节,没有可供情绪宣泄的点,克制、安静、柔和,时光缓缓流逝,大雨兀自倾盆,老人轻拂褶皱的脸,也只是低声喟叹:‘不想说了。’这对旁人来说是历史,但对这些走到生命终点的老人来说,是难以言说的一生。片尾这一长串的众筹名单、致谢名单,才知道,拍出这样一部纪录片,何等不易!”看完电影之后,从事影视制作的林女士写下这样的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