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在面对不合理行为时,因为害怕被孤立,害怕自己的态度不占优势,所以沉默。
----------------------------------------------------------------------------------------------------------------------------------
近日,作家陈岚发布微博称,在南京南站候车室,一家三口和一个小姑娘在候车,小姑娘被20岁左右的男子抱坐在自己大腿上,伸手到裙子里摸索,当众猥亵,但一男一女没有制止。南京警方回应,涉嫌猥亵女孩的小伙子已被找到,小姑娘不足10岁。
一起猥亵事件,顿时让舆论炸开了锅。有人讲,男子的不避讳、小女孩的不拒绝以及周围乘客的不阻止,才是此事最值得讨论和反思所在。这点确实不假,不管小女孩和男子是什么关系,在众目睽睽之下伸进女孩裙子里都不算什么正当行为。如果小女孩和这一家三口是亲戚关系,那么从她被猥亵却只顾低头玩手机的反应可以猜想,平常在家里,女孩对这种行为也许早就麻木,以至表现出常人难以理解的“淡定”。
但于旁观者而言,一个板上钉钉的事实是,在男子作出猥亵举动后,为什么没有人制止?在此之前,地铁、公交车上类似猥亵行为并非个例,很多人都质疑为什么旁观者不站出来,为什么女性不敢反抗?近日,北京警方开展地铁“猎狼行动”,女事主拒绝配合构成了无法惩治威胁者的主要原因之一。反反复复的事件足以证明,面对同样的猥亵行为,每个人都可能隐忍不发。
原因就在于,社会道德成本太高,人们对于“路见不平”的风险考虑,早已超出了“救与不救”“帮与不帮”的简单人道主义层面,而“成本论”也使得大多数人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平日里网上的道德和正义论者,在现实中仍然只能是“沉默的大多数”。
这样的现象与其说是一种常态,还不如说是一种病态。它在某种程度反映,当前的社会正朝着一个“沉默的螺旋”发展开去,即大多数人在面对不合理行为时,因为害怕被孤立,害怕自己的态度不占优势,所以沉默。小女孩周围的候车人,地铁车厢中的乘客,都出自这样的心理。如此循环往复,终究会导致正义一方渐渐失语,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受害者。
至于那位涉嫌当众猥亵女童的男子,如果被查实,固然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只是,单单指责男子,类似行为在某个时间、某个地方仍然会发生,给那些受害者造成的阴影,恐怕一辈子都难以消除。更令人无奈的是,每每发生类似事件,受害者总是苦于没有他人支援,只能依赖“事后算账”。
希望每一个人不要总做那个“沉默的大多数”,在现实当中做“英雄”,及时地站出来,真的不需要考虑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