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嘤其鸣· 科学家们发现,粘液菌无意识地构建出的输送营养的网络系统,与东京轨道交通网络惊人地相似
文/顾燕
纽约地铁常因设计复杂,设施老化,串线频繁而被吐槽,前阵子去了趟东京,发现东京地铁在复杂性和挑战人的认知上限这一点上,也是不遑多让。作为一个不太认路的人,看到高密度的东京轨道交通全图的那一刻,内心是崩溃的。有密集物体恐惧症的人不应看此图。更崩溃的是换乘极其复杂。
日本的铁路客运并非国家专营,而是公私合营,新干线、地铁、轻轨、高架电车、单轨电车等多家瓜分市场。因此车票也不同,若需换乘不同公司线路,需要分段买不同的票。有的换乘路线还特别的长,地下走一段,出站,地上走一段,找到另一家公司运营的线路,真是头晕眼花。有些繁忙的大站光是通过复杂混乱的换乘通道都足以让人“迷失东京”。东京没有怪兽,东京的交通系统就是怪兽本身。
回来一查,果真《科学》杂志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有一项研究表明,在全球15个最庞大的城市交通系统中,按照复杂程度分级排序,纽约第一,东京第三。东京是全亚洲最早拥有地铁的城市,最早的Metro银座线始建于1927年。经过近一百年来人们添砖加瓦的不懈努力,东京具有了发展完备、傲视全球的轨道网,不仅承担了全城客流量的87%,还辐射、连接首都城市圈,形成一张人流、资源输送连接的大网。虽说对刚接触的游客来说有点信息过载,但据说搭乘熟悉之后,是极其方便高效的。
但是——引用最新一季《权力的游戏》里琼恩·雪诺的台词:“所有‘但是’之前的话都是马粪”——虽然我很愿意为人类的智力和能力唱赞歌,不巧最近还了解了另一项在《科学》杂志发表的研究。这项关于单细胞粘液菌的研究,颇能让人失去对人乃“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谜之自信。
科学家们发现,粘液菌无意识地构建出的输送营养的网络系统,与东京轨道交通网络惊人地相似。他们用来做实验的粘液菌叫做多头绒泡菌,这种菌在遇到食物源的时候,能将其包围并向外生长出运输营养的管道。
科学家们用麦片模拟东京都市圈,按照地图摆放出相似形状,并将这些菌放置其中。最初,粘液菌平均散布,但仅仅几个小时后,粘液菌慢慢“探索”和“改良”,加强了那些在麦片之间的管道,而其他无法运输营养的管道则渐渐消失。一天后,粘液菌已经建构出一个完备的营养运输网络,而其形状酷似东京的铁路系统。
这些无脑、无意识、低等的粘液菌自发产生的系统,可以媲美聪明勤奋的工程师们花费无数时间设计的世界上最高效的系统之一,想来真是一件相当魔幻的事情。这让我想起另外一个具有魔幻感的瞬间:同游东京的朋友深夜到达机场,乘电车从羽田到新宿,彼时已是晚上十一点钟左右。电车穿过高高的写字楼群,他看到楼内仍是灯火通明,玻璃幕墙内正在加班的白领们忙着敲击键盘,甚至看到一人对着上级(疑似)一个标准的九十度鞠躬。
电车带他飞驰过这些人间的挣扎、欲望和疲惫,像是“偶开天眼觑红尘”,只不过“可怜身是眼中人”。如果真的存在一个更高的、“万物的导演”,可能在其眼中,深夜加班的我们和为运输一点营养物质而辛苦奔忙的粘液菌,确实也没太大区别。
顾燕 80后,华盛顿大学博士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