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德安的邻居换了。在石峡村住了80年之后,前院、隔壁都换了。平常、尤其周末,开着小汽车、呼朋引伴的城里人来了。董德安睡土炕,新邻居睡席梦思床;董德安院里堆着柴火、种蔬菜,邻居家撑着阳伞,种着绿油油的草坪;董德安烧水洗澡;邻居拧开水龙头,四季有热水。夜幕来临,董德安和新邻居一起在虫鸣狗吠中沉入乡村的梦。
经过20多年发展,继农家乐、度假村后,京郊乡村旅游升级换代,开启全新的“民宿”酒店时代:住的还是农民的房子,老板换成了城里的投资客;外观还是农宅,内部是高档酒店设施。城里人休闲了,农民增收了。农村的发展,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上个月,首届北方民宿大会在延庆召开。仅延庆区,已开业民宿酒店7家,在建12家,累计盘活农村闲置院落600多套,增加高档住宿床位3000多张,带动近千户农民增收。继西南、江浙地区之后,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民宿产业驶入快车道。
消费升级
呼唤新度假产品
7月15日,位于延庆区深山里的千家店镇大石窑村“百里乡居”民宿酒店开业,23套房间当晚全被城里人住满。
“峡谷标准间门市价980元/间夜,峡谷特色村长套院门市价1980元/间夜。”打开价目表,这个报价已经直追核心城区五星级酒店了。
大石窑村距离北四环140多公里,因为后半程多是山路,自驾前往大约需要3个小时。如此偏远,价格又高,城里人为什么还纷至沓来?
“中国的旅游产业,正在从观光游向度假游转变,从低端旅游向中高端旅游转变,从一日游向过夜游转变,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台湾文创产业联盟协会荣誉理事长李永萍告诉记者。北京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000美元,经过20多年的发展,农家乐、度假村等旅游产品,已经满足不了城市新中产阶级的需要了。
“中国城市里的知识阶层正在成为消费主力,他们普遍知识层次较高,大部分人都有海外留学或多次出国旅游的经历。在精神上他们向往自然质朴,在物质上又忍受不了农家院式简陋的住宿条件。民宿酒店的出现正好填补了空白。”一位从事民宿酒店众筹投资的专业人士告诉记者。
再看“百里乡居”,是在对大石窑老村农民闲置宅院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兴建的。每套宅院,都成了酒店客房的一部分。外观看上去,还是老檩老瓦老石头墙。内部设施,抽水马桶、空调、电暖气、五星级酒店的床品和洗浴用品,完全是高端酒店的配套。酒店的运营者,也不再是农家院里的村哥村嫂,而是专业化的酒店运营公司。“跟农家院比设施,跟度假村比情怀,完胜。”这位业内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