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杨 实习生 吕娟娟
日前,记者来到周至县九峰镇何家寨村的田间地头,县农林委负责人说:“县上猕猴桃大规模的种植,贫困户的脱贫致富,都离不开新型经营主体——职业农民。”
今年以来,西安市全面深化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将资金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倾斜,2100名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脱颖而出,不仅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更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职业农民,助力贫困户脱贫
“政府政策好,让我有机会接受职业农民培训,实现年净收入30万元,富裕了,但不能不管贫困群众。”7月14日,周至县九峰镇虎峰村村民武力朋对记者说。作为周至县唯一一位高级职业农民的武力朋,致富后主动挑起帮助困难群众脱贫的重担,今年,他对竹峪镇渠头村的5户贫困户进行了对口帮扶。
贫困户杨攀劳是武力朋重点帮扶对象。54岁的杨攀劳身体残疾,家中种有3亩猕猴桃。长期以来,因技术水平低、市场信息不畅,经营入不敷出。“要想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就要让他们把技术吃透,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武力朋说。
针对技术水平低的问题,武力朋坚持勤跑腿。一周至少五天,总能看到武力朋在杨攀劳家的猕猴桃地里忙碌的身影,从种植到用药再到采摘,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放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杨攀劳家的猕猴桃质量得到了保障。针对市场信息不通畅的问题,武力朋通过互联网帮助杨攀劳及时掌握市场动向,为他家的猕猴桃拓宽市场。如今,杨攀劳已实现每亩增收1000元。
农民协会,让帮扶实现群体性
7月15日,烈日炎炎。在周至县九峰镇何家寨村的猕猴桃田间,20名农户聚精会神地听着县农民协会植保组组长陈朝华的猕猴桃农技培训课。
针对猕猴桃喜水怕涝的习性,陈朝华耐心地向贫困户解释,如何合理保持田间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如何防治病虫害并安全用药。“这样的免费培训在九峰镇每月有5到6次,每日还在微信群里解答农户的提问,确保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陈朝华说。
据了解,2016年12月,在周至县集贤镇西村,西安首个职业农民协会——周至县职业农民协会正式成立。这是由中级职业农民王兴华、高级职业农民武力朋等13人发起的一个行业性、非营利的组织团体,现有会员197人,以服务职业农民、农村、农业为宗旨,助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