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玮炜
在我们这座城市,无论乘车早高峰还是晚高峰,公交站点上长长的乘客排队等车的画面随处可见,也令来连游客为大连人的文明“点赞”。
实际上,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这样的排队乘坐公交车的场景在大连已不足为奇。上个世纪末,大连市民就开始养成自觉排队乘坐公交车的习惯,近20年的日积月累,这个好习惯已蔚然成风,并且成为叫响全国的城市品牌。
其实,在早些年,我市市区公交车线路少、投入运营车辆不足,市民乘车也是一拥而上,但随着公交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交服务不断跟进、市民素质不断提高,再加上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有关政策和措施的跟进,排队候车的理念开始逐渐深入人心。
2002年初,《大连市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实施意见》出台,提出3年内,实现主要站点都排队上车的目标。随后,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我市陆续投入资金,增加公交运营线路和车辆,保证线网完善、车辆充足。公交系统也开始想办法,从我市开始倡导排队乘车之日起,公交人就想到了“让小护栏发挥大作用”,在每个乘客密集的公交站点设置导乘护栏,同时还坚持在重点公交站点安排员工义务站岗维乘,这一坚持就是16年。
排队乘车,看似只是城市生活场景中的一个小小细节,却体现了对每个乘车人的公平,最终受益的还是乘车人。大连人对排队乘车接受度越来越高,众目睽睽下拥挤“夹塞儿”现象越来越少。文明习惯就是这样在一天天、一次次的坚持中养成的。2005年,我市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大型特别节目《文明的感动》专门设置的“特别奖”却无人领取,因为这个特殊奖项的获奖者就是在大连排队乘车的所有市民,这个象征我市市民文明程度的奖牌,至今还被摆放在公交集团2路青泥洼桥车站。
目前,我市公交出行分担率达45%,每天约有237万人次乘坐公交车,公交线路达到178条,公交站点5255个,而几乎在每个公交车站,都能看到井然有序的候车队伍。随着公交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发车密度、车辆安排等都得到科学配置,现在等车时,市民排起的队伍可能越来越短了,但有时候,即使有几个人等车,大家也会自觉地排成一队。
大连地铁1、2号线也已运营,大连市民把文明排队乘坐公交车的好习惯带到了地铁里。即使地铁站台上乘客较多,大家也都能在车门黄线外的左右两边排成两列,先下后上。排队乘车,已成为大连市民骨子里的一种习惯,这种文明有序的好习惯已开始在其他各领域逐渐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