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晚报记者 赵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苏军进驻长春。八一五长春光复后,随着苏军的进驻,长春的政局是怎样的,苏军占领期间长春有没有政府?此前的伪满政府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长春地方志专家于祺元老先生作为伪满洲国最后一届新京特别市市长于镜涛的儿子,可谓是那段历史的亲历者,他在生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多次谈到当时长春的政局。在他的遗作中,也对当时自己了解的情形做了描述。本期老长春,我们就从当时长春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和变化去认识那段复杂的历史。
伪新京特别市公署
1945年8月8日,苏联突然对日宣战后。第二天中午,日本关东军首脑紧急研究对苏作战问题和对满洲国应采取的对策。最后决定,日本关东军总司令部和溥仪及伪满政府转移到通化山区。当日,日本关东军总司令山田乙三和秦彦三郎把上述决定通知了溥仪。
8月10日,伪满国务总理大臣张景惠和伪参议府议长臧式毅奉命主持召开了所谓“防务会议”。会议根据田乙三的命令,把伪满政府划分为撤离和留守两部分。由伪满国民勤劳部大臣于镜涛、伪满厚生部大臣金名世、伪满兴农部大臣黄富俊、伪满交通部大臣谷次亨等协助伪国务院总务厅长官武部六藏和次长古海忠之以及各部日本人次长收拾残局。为了维持地方治安,还任命于镜涛兼任伪新京特别市市长。据于祺元在《往事存真》的记载,当时关于于镜涛的任职,是9日中午经日本关东军定下来后,10日上午在所谓“防务会议”上宣布的。
在苏军开始进攻东北的日军时,日本关东军开始做迎战准备,企图负隅顽抗。因为战时维持社会的治安问题尤其重要。日本关东军认为于镜涛在伪满大臣中,年富力强,具有维持社会治安的经验,与社会各阶层的交往也比较广泛,本人又会说俄语,了解俄国人。因此才让他取代当时的伪市长张联文任留守市长。
八一五光复,苏军进驻前,于镜涛便把伪新京特别市公署改名为“长春特别市政府”,并重新调整人事安排。首先将伪满警察厅更名为“长春市公安局”,将原“康德新闻社”改名为“东北日报社”。还任命了总务处长、财务处长、外事处长、交通处长等。8月19日苏联红军进驻长春后,这个长春特别市政府自然解体。
苏军军管的长春特别市政府
1945年8月19日,苏联红军进驻长春后,宣布实行军事管制。原由伪新京特别市公署改组成的长春特别市政府自然停止工作,等待苏军接管。据于祺元的描述,这时苏军中的一位文职军管(相当于向导),曾在哈尔滨市苏联领事馆当过领事,与其父于镜涛是老相识。他奉令来和于镜涛联络,并召令于镜涛去苏联红军驻长卫戍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