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德倩
临近新学期,华师大一附中教务处、科研处老师们,正根据上学期末高一学生的选课情况,会商准备高二高三的课表。两个年级共16个班,传统上16张课表就能搞定;可如今需要“填”完的,却是550张——550位同学,一人一张。
从16到550,课程表度身定制背后,是走班制教学在该校探索实施走过的3年,更是上海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缩影之一。从经历“变革焦虑”到迎接“变革挑战”,慎而又慎、细而又细的探索步伐,正一步步向教育现代化迈进。
一位准大学生的走班记忆
今年,从华师大一附中毕业的姚杰考进了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现在正努力预习。说起高中上课,这位首批经历新高考改革的学子,记忆犹新。
新政策中,高考“3+3”,除前一个“3”的语数外以外,后一个“3”由学生在“物化生史地政”6门课中自选,至少产生20种组合。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2014年起,包括华师大一附中在内的许多高中开始摸索以课程为中心的走班制。
“每周三四五上午三四节课、周二三五下午第一节、周一上午第三节,都是需要走出原来固定班级,到大家自选的需要等级或合格考试的公共教室去,听着挺复杂,其实很快就习惯了……”离开高中两个月,他依然熟背自己那张独一无二的课表。
“其实,真正变化的主体是学校,是校内发展多年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务处主任江源说,背后的推动力,来自教育综合改革,来自全新高招政策的变革需求。
当时,两种大方案摆在眼前:其一,是推出“课程套餐”,将可能的20多种组合,缩减为方便学校安排的少量套餐;其二是“应选尽选”,满足学生自身选择“+3”的所有选择。最终,大原则定为后者,因为在学校看来,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是以人为本,让学生获得更多选择。
“但这也面临相当大的问题,时空制约。”她算了一笔账:学校每届学生近300人,须配备48个标准教室、12个特色化小教室,以一周4课时来算,如果参加合格考和水平考的学生全部分开上课,显然对教师资源配备、教室数量,以及课程安排提出了更高要求。
最终的走班方案,确定为高二开始,除语、数、外等科目以行政班为单位学习以外,其余课程实行“大走班制”,分层分流,每位同学在每周40个课时里,都能获得最优化的18小时走班课时,一人一份的个性化课表,就此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