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 报 记 者 杨国胜 张 鹏
本报通讯员 陈 翔
诸城市昌城镇东行寺村有个“玉玲超市”,超市的主人就是当地农村人魏玉玲。创办乡村超市时,魏玉玲之所以用名字命名,是为了万一卖出去的货有问题,乡亲们可以直接找到她。
魏玉玲注重商品质量,卖出的商品都是经过认真筛选、亲自联系的靠谱供货商提供的。她定期检查店内商品,把快到期或已到期的食品及时下架,商品售价一直遵循市场同价,绝不会因为顾客多就高价售卖,对常来买东西的顾客还经常进行优惠赠送。她多次捡到顾客遗忘的钱包和随身物品,都通过各种渠道归还。在村里,大树底下乘凉聊天的人不少,说起魏玉玲,都竖起大拇指称赞她厚道、本份。
做好企业首推“信誉经济”
小超市可以影响一个村的乡亲,一个大型企业的信誉,则蕴含着当地经济的发展潜力。诸城市观海路上,8月3日的诸城市义和车桥有限公司厂房内分外安静,公司正在休高温假,只有值班的几名工人在检修设备和进出货。董事长陈忠义穿着简便的白汗衫、短裤、凉拖,难得轻松地在厂区里转悠。
从濒临倒闭的农具厂,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车桥生产基地,连续10年成为“中国机械500强”企业,产品覆盖北汽福田、中国重汽、一汽、江淮等十几家国内主要汽车生产企业,并远销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义和车桥遵循的第一条法则就是“信誉经济”。
1993年,陈忠义刚刚接手诸城市农具厂,当时企业负债576万元,亏损18万元,财务账户上只有20元钱。债主和六七个法院工作人员天天上门要账,全厂230多名职工放假达半年之久。
为了能迅速将工人招回厂里上班,陈忠义借款5万元为职工报销拖欠两年多的医药费,职工怀揣两年多的医疗单据,将信将疑地来了,拿着报销完的一张张单据,他们重新燃起对企业的信任,生产又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到了春节,要债的堵住了家门。陈忠义就把债主带到厂里看新变化,并列出还款计划和时间,债主们放心地走了。此后的两年时间,厂子在陈忠义的手里快速复活:接手当年就有了300万元的销售额,第二年完成800万元,到1995年销售收入就达到2000万元,欠款基本都还清了。1997年,销售额达到7000万元,不仅没有欠款,账上还多出几百万元。
“公司现在处于发展爬坡期,在产业转型中,人员素质、管理和技术的提升更要用‘诚信’做标杆。”陈忠义说,公司专门成立诚信建设小组,用企业员工的真实案例教育和警示人,正面的要奖励,负面的要惩罚。为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义和车桥与德国艾伯特咨询管理公司合作,与上海理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开展产学研合作,打造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