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绿色生活·大家谈】
7月30日到31日,台风“纳沙”和“海棠”相继登陆福州,给当地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不过,根据我这些天来的实地跟踪监测,福州山仔水库的各项检测指标合格,pH值、透明度、水温等数据和台风来之前相差不大,水质安全可靠。这得益于近年来福州开展的小流域整治,也得益于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对水源的保护更自觉、更尽心尽力。作为一个环保人,我感到很欣慰。
我曾担任福州市环境检测站站长,2006年退休。退休时,我并没有觉得无事一身轻,而是感到还有很多的事要做。我对当时山仔水库的水质情况感到很担忧。位于敖江中游的山仔水库是福州市第二水源,保障着福州东区和连江县城200多万居民的饮水和生态用水,总库容1.723亿立方米。但当时这里的水质不容乐观,2007年时最为严重,水库藻类植物的暴发期高达200天,三分之二的水域面积被藻类覆盖,最厚达三四厘米。正常情况下,暴发期控制在10至20天内,才能保证水质属于较好状态。
退休前,我经常被人们称为“环保人”。但我认为,“环保人”不只是一种特定的称呼,也是一种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是环保人。作为一名环保人,我觉得自己能为改善山仔水库的水质做点事。2008年,我说服家人,只身来到人迹罕至的山仔水库,以志愿者的身份担负起水文观测的工作。山仔水库位于连江县小沧乡,离福州市区60多公里。从那时起,我就寄住在当地老乡家,每天带着检测设备,监测观察水库的水质。
根据长期的观察和赴外地学习的经验,我发现,在深水水库放鱼可以有效抑制藻类生长。为此,我撰写了《山仔水库水质现状调查和治理建议》,提出生态鱼苗放养建议,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采纳。从2009年起,政府每年出资投放100万尾鱼苗在水库实施生态鱼苗放养,使水库微囊藻数量明显减少,水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今年以来,整个水库基本上看不到蓝藻了,夏季的水质透明度达到了1.5,完全达到了Ⅱ类水质的标准。
山仔水库流域周边居住着4000多名村民,他们的生活方式对水源地水质有着极大的影响。这些年来,我经常带着志愿者们走访村民,向大家宣传水源保护的常识和重要性。我还到当地的小学义务任教,培养孩子们的绿色观念。我欣喜地看到,村民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了。特别是近年来敖江流域开展连片整治,水库沿岸建起了绿化隔离带,水源地一级水源保护区汇水区内的畜禽养殖场也已全面拆除,各个乡镇都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
这些变化犹如一股股清泉,汇入了绿色的水库,让福州的水源更加清澈甘甜。也正因为如此,我每天虽然基本都在库区度过,与大山为伴,但我并没有感到寂寞无聊,心里反而甜滋滋的。
(本报记者 高建进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