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8月10日电(记者李俊义)8月9日,河北省唐山市比古岫村村民刘玉雷吃过晚饭,便将当天买猪肉60元费用,写在《记账手册》的“生活性现金及实物支出”栏里。
把家庭收支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已成为刘玉雷每日必做的“功课”,因为他家有个特殊身份———全国农村社会经济固定观察户。在比古岫村350户村民中,像他这样的观察户一共有90家。
1984年冬,为了直接了解农村改革和各项建设的动态,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在全国选择了300个有代表性的村庄设立固定观察点,开展农村社会经济典型调查,比古岫村90户有幸入选。从那以后,这90户村民以户为单位将收支情况逐笔记录,大到盖房子、买车,小到几斤水果,一笔不落。
《记账手册》上需要记录的内容一共有三大项,即当年的现金及实物收入、生活性现金及实物支出、生产性现金及实物支出。
“一开始那几年,经济不好,村民生活水平低,现金及实物收入不多,村民过年收的点心、秋天收的秸秆都折合成现金记录在册。”村民马翠侠说,“你看我现在的收入,这是啥水平?”她拿出2017年的《记账手册》,记者在“现金及实物收入”一栏看到如下内容:
4月26日:卖玉米2737元;6月10日:粮补350元;7月4日,工资700元……
马翠侠提醒说,工资700元,是丈夫在唐山打工三天挣的钱。
在“生活性现金及实物支出”一栏,记者看到这样的记录:
6月30日:看病人200元;7月14日:买面包车47800元;7月20日:买尿素49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