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在四川等多地调研了解到,当地采取各类措施帮扶中老年返乡农民工加快融入社会,给项目、给技术、给资源……让中老年农民工真正“归巢”。
旅游业成返乡农民工就业“蓄水池”
在宜宾市长宁县,为了搞旅游,这里正在铺设新的村道,一座大桥正在修建,数十位当地村民正忙着铺设沥青路面。长宁县是省定贫困县,贫困人口有2.3万人。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也带动了当地的40岁以上的中老年农民工返乡就业。
记者看到,10多位当地村民正在景区内工作,有的在栽种花苗,有的在修建花枝。长宁县蜀南花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德志告诉记者,看见家乡的发展机会,许多原来在外务工的村民都从贵州、攀枝花等地回到家乡,在景区务工和从事旅游相关的工作。
60多岁的姜碧琼正在使用割草机修建草坪,在花海景区,还有许多像姜碧琼这样年龄已高,在外务工困难的村民找到了一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
40岁的村民周万莲正在种植花苗,看到记者过来,她笑着招呼记者:“快帮我们拍张照片。”“这里多好,我们要建设好我们的家园。”周万莲以前在上海和厦门都打过工,现在她在景区内工作每天能够有70元的工资收入。
记者了解到,旅游正在带动“造血”,让返乡的中老年农民工有了盼头。四川正在86个连片贫困地区和510个贫困村中实施旅游产业扶贫项目,推动13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241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和1206个民宿旅游达标户的创建。
技术帮扶点燃回乡激情
“这200多亩猕猴桃树正在抽枝,后年正式投产,投产后一年可以收入200多万元。”望着满山遍野绿油油的猕猴桃新树藤,代福兴憧憬着他的“创业梦”。出生于沐川县永福镇万寿村的代福兴做了十几年建筑生意,他说,长年漂泊在外,他内心其实一直很想回乡干一番事业。2012年,沐川县开始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他感觉回乡创业的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