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镜还是4镜?这两天,天文圈因为这个望远镜吵得不可开交……
记者 刘园园
建设一个12米口径的光学红外望远镜,已被列入我国“十三五”规划,而且是优先布局的10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但是这两天,天文圈却因为这个望远镜吵得不可开交。
争论双方涉及3位中科院院士。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建生院士在8月4日公开长信中“抖出”与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崔向群院士的分歧。后者在8月6日又与苏定强院士联名写公开信一一反驳。他们争论的核心是,这台12米口径望远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技术方案。
竟然在天文圈掀起这么大波澜,不用说,这不是一架普通的天文望远镜。
我国急需“眼睛”更大的望远镜
“目前我们国家天文研究的体量在国际上并不算小,但是比较尖端的、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天文观测设备,并不是很多。”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赵海斌看来,12米口径望远镜对国内天文学的发展意义非常。
有人可能要问,我们已经建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500米口径望远镜,为什么还要建12米口径望远镜?
答案在于,位于贵州的500米口径望远镜是一架射电望远镜,而这架12米口径望远镜是一架光学望远镜。“它们观测的是完全不同的波段,产生各自波段的光的天体及物理机制一般也不一样。”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在读博士刘博洋说,这意味着两种望远镜观测的是不同天体,或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同一种天体。
虽然已经拥有口径居世界第一的射电望远镜,但盘点国内光学望远镜的家底,却发现跟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