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晋城市召开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巴公现场会,把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引向深入。 张文庭摄
晋城市现有65个四级文明乡镇,占到了乡镇总数的87%,这个占比直接反映了全市乡风民风之变。
24个乡村冠上“最美”之名,千余个村达到了生态园林化建设标准,这一系列美丽变化深刻反映着全市乡村人居环境之美。
如今,“文明之花”已深深根植于晋城土地,浸润在人们的心田,使得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城乡一体、步履铿锵,广大农村群众则有了满满的收获感。
聚焦美的目标,激扬发展新活力
美丽乡村,既要美在景,更要美在心。
发展是硬道理,既要为了当代人,更要为长远发展谋。只有牢牢坚守新发展理念,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焕发新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晋城市委、市政府始终如一的信念和坚守。
近年来,晋城市委、市政府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统筹谋划、扎实推进,先后出台了《晋城市改善人居环境规划纲要(2014-2020年)》《晋城市改善人居环境2016年行动计划》《关于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意见方案,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明确了方向路径。同时紧紧抓住美丽乡村这个关键,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体制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完善政策措施,增加资金投入,加强督导考核,不断聚焦美的目标,持续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任务。如今,走进泽州县巴公镇,最抢眼的不是林立的工矿企业,而是散布于街头小巷、公园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无处不有、时时可见。据粗略统计,这些形态各异、造型美观的宣传广告已有600余块。
同时,巴公镇积极引深各类主题实践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教育引导,真正让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让群众长记于心真践于行。正如很多巴公群众所言:“可别小看这些挂在墙上的宣传版面,真是起了大作用。每天出门都能看到,不知不觉就记在心里,做人做事也有了杆秤。”
和巴公镇一样,全市各乡镇充分利用村院围栏、文化广场、公共宣传栏等阵地,用花灯展、道德讲堂、文体活动等形式,生动地宣传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地融入群众生活中。晋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联民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大功夫,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