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何朝霞
长沙晚报记者 舒元臻
创业贷、培训贷、信用贷、形形色色打着“银行贷款”幌子的电话、极速放款的网贷平台……仿佛一切资金难题都可以通过“轻轻松松”的贷款来解决。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记者近日通过采访发现,在“轻松”借钱背后往往是艰难还款之路。
1年800变2万 在校大学生傻眼
“那简直是噩梦的开始。”谈到这一年多的经历,李立(化名)至今心有余悸。李立就读于河西某高校人文学院,一年多以前为了买心仪的手机陷入了“借贷深渊”。
“当时家里给的钱不够买自己喜欢的手机,抱着试一下的心态借钱。”李立告诉记者,当时在朋友的推荐下进了一微信群,跟群里的出借人借了1000元。“实际到手的只有800元,还有200元以手续费等名头给扣下了。”李立十分懊恼地说,借钱之后自己一直陆陆续续在还,但一直没有还清,期间又借钱买了其他东西,因此只能去其他的平台借来还,最后陷入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一年下来欠款变成了2万元。
校园案例不鲜见 自觉远离黑心贷
“李立这样的情况在我们学校并非唯一,但发现时往往是欠了数万甚至数十万了。”李立所在学校负责学生工作的余老师告诉记者,学校曾一再发通知,对于参与此类贷款,尤其是介绍同学去贷款的学生一经查出都是严惩的。
“我们现在接电话都很谨慎,一些非正规的贷款平台以‘学生正在其单位实习’的名义来套取学生详细信息。”余老师告诉记者,目前来电询问学生详细信息的非正规用人单位、或是没有和招生就业办对接的单位学校都不会透露学生信息。
“尽管我们开学生大会时屡次提醒,但是想贷的还是去贷,我们也只能想办法尽力保护学生信息。”余老师告诉记者,根本的解决方式还是需要学生自己自觉远离这些校园黑心贷。
高利息贷款多见 名目多花样百出
事实上,除了校园里充斥着各种名目的、诱惑学生的各类利息奇高的黑心贷以外,市面上也充斥着各类非法的民间借贷。
“看看我们小区的电梯里,各类小广告多如牛毛,都是些什么信用贷款、信用卡套现的。”记者在芙蓉南路某小区走了一圈,发现小区电梯里确实是贴了诸如“信用贷款,极速放款”等各色贷款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