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一位客户在农行成都西区支行营业部与机器人“花花”进行交流。
□本报记者 张学文 文/图
截至8月4日,中国农业银行成都五城区、天府新区等区(市)内的支行网点,至少已有10个智能机器人上岗服务。
不仅仅是智能机器人,记者走进川内多家银行发现,各种智能设备已在各网点内上岗,传统银行网点正大步跨进智能化时代。
记者探访:网点里“会办事”的机器越来越多
“您好,欢迎您来到农行成都西区支行。”8月4日,记者刚一踏进农行成都西区支行理财区,一个叫“花花”的智能机器人便给记者打起招呼,随后,它按照记者提出的需求,介绍起贵金属产品。
在成都乃至全省的银行网点里,智能机器远不止此,“会办事”的机器日渐增多。除机器人大堂经理外,超级柜台、可视柜台、高科技防窥屏、影像识别、电子签名、移动理财PAD、零钞兑换机等智能设备纷纷上岗。
市州乃至区县银行网点也不例外。以北川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例,合作社在营业部及23个乡镇物理网点布设了自助终端服务机、自助填单机和手机银行体验机等。北川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张晓勤介绍:“目前,我们网点智能机器对人工柜台的业务替代率已达到87%。”
除硬件外,网点内的软件也纷纷向智能化迈进。例如,招商银行打造出摩羯智投顾问平台。招商银行成都分行营业部零售主管邱晓娟介绍,该平台能为客户介绍符合其需求的公募基金组合。“摩羯智投基于5.4万亿财富管理数据,每天进行107万次投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它已成为一种会投资的机器人。”
模式生变:柜员转型,提供更多情感服务
银行网点智能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传统银行网点运行模式的转变。
“当了16年柜员,去年,我转岗到了客户经理。”北川县农村信用联社擂鼓分社的王小玄说,自己现在可以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王小玄的转变,折射出网点智能化后柜员流动的轨迹。
“银行网点中智能机具能够逐渐代替传统柜员处理各种客户需求,而腾出来的柜员可升级为客户经理,多与客户进行情感互动,提供更多人性化服务,促进银行资产质量的提升。”国内一股份制银行专门从事科技金融平台研究和操作的总经理表示。
农行成都西区支行营业部主任王莹对此也有同感。她认为,以智能机器引领网点向轻型化、便捷化、智能化发展,是大势所趋。随着智能机具的普及推广,农行成都西区支行网点的业务办理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机器释放人力”的作用也将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