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都克支莫正在大棚里采摘香菇,一天可收入70元。
□本报记者 卢薇 文/图
7月的凉山,冕宁县拖乌乡鲁坝村,脱贫户俄觉尔哈子和妻子每天忙着采摘香菇,他们所在的冕宁高山食用菌产业园出产的“彝乡菇”牌香菇进入市场,供不应求。
公司收入看涨,俄觉尔哈子等当地170户彝族建档立卡贫困户心里也乐开了花。因为,他们都通过邮储银行发放的扶贫小额贷款成了公司的“股东”。
用贷款入股企业
贫困户拿分红还能拿工资
“银行给我们每户发放了5万元扶贫贷款,我和很多村民都拿这个钱入了股,并在这里打工,大家可以领工资、领分红,还可以领土地流转租金,收入涨了一大截。”阿都克支莫已在冕宁万树食用菌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开设的这个产业园里工作了5个多月。
何为“带资入股”?简单地说,就是政府牵头,银行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贫困户再将贷款作为股金入股当地企业,分红资金和到期的退股资金则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还款来源。
以冕宁县为例,政府出资1000万元担保资金,邮储银行按照1:10的比例放贷,贫困户再将5万元/户的扶贫小额贷款投向企业,企业按照3%的比例给贫困户分红。
俄觉尔哈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以5万元贷款入股企业后,每年可得到分红1500元,同时,他在产业园打工,每月固定工资是1700元,妻子在农忙时帮忙摘菌子每月最高可挣2100元,此外,每年还可以得到50亩的土地流转补偿租金1.3万元,一年下来收入达到了3万多元,“我家原来种地,全年收入只有2000多元。”
“像俄觉尔哈子、阿都克支莫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鲁坝村有66户,目前几乎都通过‘带资入股’的方式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凉山州分行行长侯宝廷介绍。
扶贫小额贷款不仅为贫困户提供了入股资金,更成为公司的发展资金。“涉农企业贷款很难,”冕宁万树食用菌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守武介绍,邮储银行扶贫小额贷款是他们目前获得的唯一金融支持。拖乌乡共有1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公司,扶贫贷款额达800多万元,帮助公司度过了最艰难的初创期。目前,食用菌基地已为60余户贫困户提供了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