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电影《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
中新网杭州8月8日电 (胡小丽)当谈及自己的第一部长片《夏至》时,李睿珺有些许惊讶,因为不经意间已过去10年。2007年,《夏至》完成,2017年,他的第五部长片《路过未来》入围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李睿珺的电影虽非观众喜闻乐见的那种,但聚焦当下,对准农村老人、小孩以及独自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一代,关注这些群体在面临生存环境更迭时所遭遇的困境与精神世界,每一部都满含着一种厚重的人文关怀。
如李睿珺于2010年完成的电影《老驴头》讲述的就是西北农村73岁空巢老汉“老驴头”生无所依死无所归的故事。《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讲述的则是村中木匠老马在殡葬形式变革,不愿被火化,希望土葬驾鹤西去的故事。
有观众把这两部影片和《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命名为“土地三部曲”,李睿珺称自己并未有计划地在围绕某个主题进行拍摄,更多出于一种下意识的关注与表达诉求。
他称拍摄《老驴头》是源于“心痛”与“愤怒”,而《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则被小说中关于老人的部分所吸引。
资料图:电影《路过未来》剧照。
1983年,李睿珺出生于甘肃省高台县的一个村庄,那儿有他整个年少时的生命体验。
“西北的父母都在为子女活,当他们年老觉得该享受天伦之乐时,发现社会变了,孩子都外出打工了。”李睿珺敏锐地觉察到一些老人陷入了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危机,这让他感到不公平。
“我没有办法假装没看到,只能把他们放到电影里,通过这种方式跟所有人建立一种沟通机制。”李睿珺说。
他把《老驴头》与《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的拍摄场景均设在了自己年少时生活的村庄,并邀请亲朋好友出演其中的角色。李睿珺从不借助过度的煽情与强烈的冲突来达成某种效果,反而以平静的镜头语言呈现影片中人物的焦虑。
“当你看到这个电影,有触动和思考就可以了,因为改变已经开始。”这是李睿珺希望自己电影能够抵达的地方。
10年来,他一直持守这份初心:通过电影将看到的世界准确地传达给大众,即使中国电影市场给予独立电影的观众是最少的。李睿珺深知这其中的游戏规则,只是无法说服自己做出一些妥协。
他称其实有过一些投资方拿着剧本找过他,但他拒绝了。“电影不是个赚钱的工具,或者是个活,电影必须只是电影。”李睿珺表示对不是自己想象中的电影无法将就。
“电影是我跟这个世界进行对话与沟通的媒介。”这是10年前李睿珺对电影建立起来的认知,而10年后的今天,李睿珺依旧专注于他眼中的世界,“我没有办法避开不去表达,我也只去做我想做的事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