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来,成都持续开展对于“散乱污”企业的集中整治行动。应该说,这次集中整治行动,就像一次“刮骨疗毒”,在受到广大市民理解和支持的同时,也带来了疼痛。
这类“分布散、管理乱、污染重”的企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大家早有体会。整治“散乱污”企业,有益城市环境、有益广大市民身体健康的一面无须赘述。对因集中整治行动而下岗的从业者而言,一方面对于政府推进污染防治表示理解,一方面也对自身生计感到焦虑,希望政府负起责任。这些疼痛和焦虑,乃人之常情。
事实上,成都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绿色发展理念和重要部署,回应广大市民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热切期盼,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城市工作的重要目标,重点开展铁腕治霾、重拳治水、科学治堵、全域增绿,正是为了增强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治一增”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市委市政府有通盘考虑。集中整治“散乱污”企业只是举措之一,而且这项举措不是最近才搞的“突然袭击”。早在今年2月,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650”工程,就提出了要开展“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各区(市)县随即开始了对“散乱污”企业的摸排,并推动相关企业关停并转。
从长远看,解决环境问题和就业问题,要靠产业的转型升级来实现。但对于下岗人员,当前生计怎么办?
当下,成都正展开多种形式的帮扶,将相关人员纳入失业保障。市有关部门牵头通过政策扶持,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针对被关闭“散乱污”企业失业人员,在本人户籍社区(村)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办理失业登记,符合认定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就可凭证享受多种就业扶持政策和就业服务。
更重要的是,创造、协调更多就业岗位,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六月中旬至今,全市人社部门已组织了966个用人单位,举办了49场帮助被关闭“散乱污”企业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专场招聘会,帮助1500余名相关失业人员达成新的就业意向。近期,这样的专场招聘会还将继续举办。
要根治“散乱污”企业带来的环境问题,还需要企业彻底转变环保理念,认识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内在统一,从而改进生产工艺,用更加环保的方式生产出更加绿色的产品,摆脱“散乱污”的帽子,赢得更广阔、更长久的发展空间。对此,成都也在想办法帮助企业。比如,7月28日武侯区政府与资阳市安岳县政府联合举办了一场协调活动,推荐当地制鞋企业转移到安岳国际鞋都产业园去发展。薛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