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首相8月3日改组了内阁和自民党高层。与上次顺风顺水时进行的内阁改组不同,这次改组是为应对安倍本人及其内阁支持率暴跌至重新执政以来的最低纪录而采取的举措。近几个月来,安倍一直丑闻缠身。受一系列丑闻叠加影响,安倍的支持率暴跌。
根据《日本国宪法》规定,组织内阁、任命并任意罢免国务大臣是日本首相的权力和专利。这次改组主题明确,对内是将实现修宪目标定为主攻方向,对外重点是为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对美对华关系做人事布阵。
日本舆论认为,安倍本人政治上的失信不是换几个大臣就能挽回的,安倍执政下的日本政局可谓进入了动荡期。
一、越来越多的民众觉醒起来,认清了安倍政权为改变战后和平发展路线而急推国家政治转型的右倾化政策的本质,不满和反对的人数一路飙升,要求安倍早日下台的呼声有增无减。
二、被称为“第二权力”的日本舆论界风向有变,主流媒体对安倍政权的批判和抨击增多。各媒体纷纷发表不支持率超过支持率的民意调查结果,大肆报道民众“不信任安倍内阁”、“怨声载道”,舆论导向的变化将会引出怎样的连带效果,值得关注。
三、修宪前途渺茫。关于今秋向国会提出的安倍色彩浓厚的自民党修宪案,民调显示,反对人数已超过赞成人数。将自卫队写入宪法第九条的条款,讨论中能否得到民众的理解,以在其后的国民公投中获得过半数支持,是个未知数。明年还是众议院选举年。如果选举结果导致修宪派的议席比现在减少,达不到修宪所需的2/3议席,那么,安倍梦寐以求的修宪梦,就难跨出国会门槛。
四、党内开始出现批判安倍的声音。与迄今党内万众齐喑的情景不同,党内多数人对安倍的修宪方案消极观望,连修宪派石破茂也对安倍的修宪方案提出异议,他还表示要追究自民党在东京都议会选举中遭到历史性惨败的原因。中谷元开始与安倍政权划清界限,批判安倍的修宪论。野田毅、村上诚一郎等一批议员发起成立了批判安倍经济路线的“财政·金融·社会保障制度学习会”,党内的离心倾向增加了安倍政权的不稳定性。明年9月,安倍的党总裁任期即将结束,如果届时有人公开出马提出挑战,不排除安倍下台走人的可能。
五、从公布的经济、防卫省人选看,新内阁成立后,安倍力推的经济政策和军事政策领域的改革,能否提振日本经济,是否会引发东亚局势的动荡,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六、缓慢改善的中日关系能否继续保持改善势头,尽快走上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人事布阵固然重要,根本在于安倍政权的对华政策取向,关键是能否既在战略上把准和平、友好、合作大方向,又在行动上作出扎扎实实努力,把改善中日关系的意愿更多体现在政策和行动当中。
(作者系中国驻日本大阪前总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