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郑天虹、毛一竹
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设立“重点学校”“重点班”,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不得组织与升学挂钩的招生考试。但是,在刚刚结束的小学升初中招生季,“新华视点”记者采访发现,广州多所知名公办和民办学校违背义务教育均衡化原则,通过各种“地下”秘密考试选拔招生,人为加剧小学生升学竞争白热化,加重学生和家长负担。
公办名校:“秘考”选招“重点班”,操作犹如“地下活动”
按照相关政策,广州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应实施电脑派位或小学与初中结对直升;学生进入中学后,随机编班。但是,一些初中学校为提高中考升学率,千方百计追逐优质生源,而一些学生家长也不愿意子女入读政府分配的普通学校,于是,或明或暗的“择校热”应运而生。
记者采访发现,广州多所公办初中除了接收教育部门分配的学生外,还专门留出名额给通过“秘考”选拔的优等生,并把其编入学校专门设立的“重点班”。为了规避“重点班”的禁令,学校以开展特色教育为名,设立“火箭班”“南山班”“实验班”“创新班”等,而其真实含义教师、学生和家长心照不宣。
“秘考”的操作方式,被有的家长用“地下活动”形容。
据记者调查,“秘考”一般由往届生家长作为媒介,以旧带新,通过微信群、QQ群传递信息,“届届相传”。入群需要暗号,新生家长由老生家长介绍进群,暗号不定期更换,以防外泄。有的家长从子女小学三年级开始,四处寻找老生家长介绍加入若干个群,以期获取更多“秘考”信息,增加保险系数。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其加入的“秘考”家长群至少有20个。
在“投考”阶段,学校往往不公开出面。根据家长群的指引,一些家长把子女简历送到心仪名校的门卫,简历通常包含各类竞赛成绩等内容。学校在后台根据简历筛选出面谈名单。面谈实际上就是现场口头答题。如,广州某知名中学初中部从收到的约2000份小学毕业生简历中,筛选出200份进行面谈,有的学生在简历中罗列的竞赛和考试证书达十余种。也有一些公办学校以“校园开放日”“体验活动”等名义,召集学生面谈。
有的小学配合中学暗中组织考试。广州华侨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家长吴先生说,按照规定,这所学校是小学对口直升初中,随机编班。但5月左右,学校组织了一次“测验”。孩子们都明白“测验”的意思。结果,班上有一半人凭借这次“测验”的分数,被中学编入重点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