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深处,沙漠之间,又一项“超级工程”诞生了,它就是京新高速公路项目临白段。京新高速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工程,是世界上穿越戈壁沙漠最长的高速公路,是亚洲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投资规模最大的公路交通单体工程,项目全长930公里。该工程的建设,对改善内蒙古阿拉善地区交通条件,加快沿线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当地牧民生活水平提高有重要意义。
公元2017年7月15日,京新高速临白段正式通车了。数万建设者在宁静亘古的祖国正北方挥洒豪情,三年砥砺奋进,而今一举功成,中建二局土木公司的建设者们就是其中一份子,京新高速顺利通车背后充满了建设者的艰辛。
这是一条“荒漠天路”
京新高速临白段位于“一带一路”倡议核心区域,起始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终至蒙甘交界处的白疙瘩(阿拉善盟境内),全线穿越戈壁、沙漠、山地、丘陵,途经多处无人区,是典型艰苦地区建设的高速公路。
开始的开始,只有一片荒芜。中建二局土木公司项目部只能驻扎在远离工地近100公里的地方,测量队只能早出晚归,他们把路上的两个小时算作休息时间,才能确保工程进度。至于午饭,只能是靠着一壶热水、几包泡面对付,风起时,肆虐的风沙就成了泡面的新型佐料,风大时,为了保护仪器设备,手中的干粮经常会随风而去,沙漠中水就是生命,矿泉水挂在身上,就像是行军的战士背满了弹药。
由于是在茫茫戈壁中作业,缺少植被覆盖,地面温度非常高,就像着了火一样滚烫,厚厚的鞋底也挡不住火毒的侵袭,真可谓是“头顶烈日,脚踏火炉”。荒芜的大地上,通讯信号时常中断,大家沟通只能靠吼,一天喊下来,嗓子都是沙哑的,回到驻地一漱口,喝进去的是清水,吐出来的是黄沙。时间长了,他们都成了脸面青黑的“土包子”。
临时建筑搭建好了,但由于位置偏远,杳无人烟:没有水,没有电,没有网络,连条像样的道路也没有。电不通可以发电,路没有可以修便道,但是水的问题怎么解决呢?开始项目只能到很远的牧民家中拉取少量的水,“水比油贵”是怎样一种体验?他们至今记忆犹新。“找水的事情交给我吧,既然有牧民能够在这种环境下生存,那我们也一定能找到水。” 这时,项目生产经理季文勇——一名久经考验的老党员挺身而出。抱着一丝希望,开始用脚步丈量大地,终于发现了一条干枯的河床,凭借着多年的经验,他沿着河床来回走动了几公里后,终于在一个U形山谷底部的河床找到了存量不错的地下水源,建立水井、加压蓄水、过滤净化,在戈壁中生存的最基本条件这才得到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