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主要数据。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稳中向好,数据亮眼。
从大方向上看,二季度经济保持较高增速,同比增长6.9%,不但与一季度持平,而且好于去年任何一个时期。从更长时期回顾,2017年上半年经济增速回升到了2015年的水平。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增速,由2015年第四季度的6.8%到2016年前三季度的6.7%,再到2016年第四季度的6.8%、2017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6.9%,形成一条“微笑”曲线。这不但预示经济回稳回暖,更可以打消人们对经济增速会惯性下台阶的担忧。
实际上,中国经济不但稳了、暖了,而且更实了、优了。一组数字足以证明:
一是制造业增长态势喜人有力。
2017年第二季度制造业增长7.4%,其中,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1%。这些实物量数据增速超过综合后的GDP增速,意味着促进实体经济增长落到了实处。
更加可喜的是,制造业在增长的同时,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2017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1.5%,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2和4.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12.2%和32.2%。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1.5%和22.3%,分别快于全部投资12.9和13.7个百分点。这表明,从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上,制造业再次崭露头角,同时在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和产业链条上也正向中高端迈进,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依靠力量。
二是国际贸易回温而重点突出。
三是涉民生指标突出幸福感。
一方面是看花费,消费者价格总体平稳。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涨幅与一季度持平。尤其是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8%,其中猪肉价格下降6.1%,鲜菜价格下降14.7%。这组数据意味着对绝大多数老百姓而言,过日子“不贵了”。同时,食品价格下降,意味着中国的核心通胀率处于一个更接近2%的合理水平。
四是消费拉动力越发抢眼。
经济好不好,百姓最知道。除了日常收支,安居乐业是更关乎生活的大问题。房价稳中有降、库存逐步消化已成为人们的共同观感。同时老百姓的就业问题也有较大的改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735万人,同比多增18万人。其中,31个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四个月低于5%。
面对世界经济深度复杂调整,中国经济能够稳中向好,妙招是什么?关键在于我们把抓改革、促增长、保稳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经济被调理得越来越好,形成了改革—增长—稳定的良性循环逻辑:以新产业带动新就业,以新动能带动新业态,以新经济模式带动新的增长。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经济越来越多地在生活的细微之处、在生产力的迸发领域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这是环顾世界而未有的。这就使中国经济不但能调整好蛋糕的盘子、结构,更能够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满足更加多元化的新需求。
所以,更值得注意的不是6月份或者上半年经济增长的数据,而是中国经济在稳中向好背后所发生的潜移默化的变化。这就是: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有力,使得中国经济迎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更加有底气,更有希望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成为科技和产业革命的策源地,成为未来的世界经济增长之源。
(作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中心主任 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