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专门从美国回来的郑淼和弟弟郑小平向记者求助,希望能帮他们寻亲。兄弟俩讲述对往事的回忆时,不禁流下了眼泪。
68年前的那个晚上,母亲带着郑淼兄妹四个,乘着小舢板,从瓯江出发,前往台湾与父亲团聚。这一走,郑淼一家就与家乡温州的亲人再没见过面。
如今,早已在美国定居的郑淼兄妹都是古稀老人,但始终忘不了那个记忆中的家。今天,专门从美国回来的郑淼和弟弟郑小平向记者求助,希望能帮他们找到回家的路:“叶落归根,将父母的骨灰从美国带回家乡。” 这已是兄弟俩第三次到温州寻亲了。
他们的家就瓯江边
如今的温州瓯江畔
76岁的郑淼家中有兄妹四个,郑淼排行老二,哥哥郑镇东比他大三岁,已去世。郑淼下面还有个妹妹叫郑可知,今年73岁,郑小平排行老四,今年69岁。
郑淼告诉记者,父亲郑平出生于1912年,是永嘉楠溪人。“当时父亲为了从军,虚报了两岁。”从黄埔军校毕业后,郑平又去了印度受训,随后被调往东北,在国民政府内任职。抗战胜利之后,父亲回到温州,在温州城内建了一栋2层洋房,并用母亲的小名“诚宇”命名。
在兄弟俩的印象中,那是一栋独立的洋房,前门开在一条名为铁马路的街上,背对瓯江。大门很大,汽车能开进来,边上还有一个小门,平时家人就从这里进出。进了边门,就是家里的厨房,随后就是花园,里面种了杨梅、枇杷等果树。洋房后面的草地连着瓯江的溪滩,家里的佣人会去那里洗衣服。到现在,郑淼还记得棒槌打在衣服上“梆梆梆”的声音。
房子建好没多久,父亲就被任命并派往台湾。“此后,父亲再也没能回到家乡。”
母亲骨灰面向东方安放
4年之后,也就是1949年的一个深夜。兄妹4个被母亲王修和保姆阿英叫醒,来到瓯江边上了一个小舢板。转辗广州、香港,来到台湾与父亲团聚。“离开的时候,母亲将房子的房契等材料交给了一个教会医院的院长。后来听说,我们的房子被政府改成了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