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和赵本山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俩一个是说相声,一个演小品。在中国娱乐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二人有许多共同点,都有自己的品牌,比如:德云社、刘老根大舞台,都有许多徒弟。今天就来说说这两位的徒弟们的那些事。
自从郭德纲和赵本山开发出自己的品牌后,都不约而同地开始了大量收徒弟的行为。在造徒运动的大力施行下,二人都拥有了数量可观的徒弟数量。
其实这种所谓的师徒关系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师徒关系。首先,二人收徒弟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集中演员规模,完善自己的演出效果。可以这么说,这些所谓的“徒弟”无非就是二人通过“拜师”的方式聘用的演员罢了。在古代,师徒关系的建立需要很严苛的程序,师父往往要考察徒弟的品行、德行、悟性等等方面,然后选择优异者作为自己的徒弟,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在做人上、技能上去培养自己的徒弟。所以在古代的师徒关系是联系的非常紧密的,师父不但要照顾自己的徒弟,还需要在各个方面去培养徒弟,使之继承自己的手艺和德行。
但反观二人的收徒行为,可以说完全是利益的输出和输入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师徒关系”。一个真正想收徒弟的人怎么会收上几百个徒弟,这些徒弟有些人的名字或许他们都忘记了,何谈教导,更别说授艺了。所以说二人的收徒完全就是笼罩着传统师徒关系的商业性质的签约演员。
那么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郭德纲的徒弟纷纷离他而去了,近期的曹云金,之前的李菁和何云伟,郭德纲的徒弟似乎是“背弃师门”的当代典型人物。人们不解他们的离去,大树底下好乘凉为什么非要离开呢?如果说你的“师父”给你的工资不够自己的开销,或者说你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你的心里会这么想,换做你会不会跳槽。简单来说,就是“师父”差钱了,你走不走。
郭德纲是干相声的,他们的徒弟们都有较强的相声功底,如果离开郭德纲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也能混口饭吃,毕竟一招鲜吃遍天吗!相声也是国家扶植的曲艺种类,混得再不好也不至于饿死,这就给了郭德纲徒弟们离他而去的本钱。而反观赵本山的徒弟,他们想要离开赵本山的成本会相当高。首先,二人转作为东北的地方戏种虽然在东北有强大的民间基础,但是一直作为比较低俗的曲艺种类存在;再有赵本山的徒弟们真的有一技之长吗?小沈阳的娘娘腔、宋小宝的耍活宝、赵四的抽风舞、刘能的磕巴、田娃的装傻充楞,这些就是所谓的绝活,包袱。我敢说这些“绝活”观众们看一次感觉还不错,如果反复来展现这些“绝活”我想谁都不会想看那么多次。
二人转现在在东北的发展处于一个衰落的时期,没有太多人会想前些年那样有事没事看一看二人转了,所以赵的这些徒弟要想单飞,自己的发展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这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古时候的师徒关系的优秀并不会帮助郭赵二人在商业上有什么益处,所以归根结底他们和徒弟的关系还是雇主和雇员的关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