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杨舒曼 段晓蕊):6月中旬,陕西省安康市晚春季节的蚕宝宝开始欢快地吐着丝,那缕缕“金”丝不仅是农人们共同致富的法宝,也织起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争当“养蚕状元”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刘营村九组明进蚕桑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里的晚春蚕宝宝正在吐丝作茧(姜卓君摄)
6月22日傍晚,安康市汉滨区五里镇刘营村九组明进蚕桑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里,负责人刘宝珍正带领着一群农妇笑吟吟的摘蚕茧。这一颗颗像棉花糖一般的蚕茧,仅2017年春季就给刘宝珍带来了10多万可观的收入。
年过五旬的刘宝珍已经养蚕30年,一到养蚕季她就如同上了发条一般。早上六点起床,八点喂桑叶,然后出门采摘新鲜桑叶,中午一点、下午六点各喂养一次。“看着白胖白胖的蚕宝宝,我心里就高兴。真的是把蚕当孩子养,担心它没吃饱,担心夏天它会热着。为了养好蚕,我自己也在不断地研究学习。时间长培养出感情,可以说是形影不离,失去它感觉心里都空虚了。”刘宝珍如是说。
刘宝珍获得安康市首届“养蚕状元”(姜卓君摄)
在刘宝珍所在的刘营村,养蚕是他们村的主导产业,占全村产业的90%。30年前,她不过想通过养蚕养家糊口,没想到现在竟成了养蚕专业户。作为2016年安康市的“养蚕状元”,刘宝珍一年至少能养殖蚕卵30张,大约养蚕75万只,均收蚕茧1200公斤,年纯利润20余万元。不仅如此,她还通过办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脱贫致富。
在合作社里,摘拾蚕茧的农妇多为六、七十岁的女性,她们的劳动力明显不能长期支撑田野劳作,而“短、频、快”的蚕桑养殖正好为他们提供了挣钱的契机。60多岁的陈厚芝,在刘宝珍这里已经干了六七年,每月能挣1000多元。陈厚芝说:“我每月的工资虽然不是很多,但养家糊口没有问题。养蚕相对其他农活轻松多了,也很稳定,自己干着也快乐。”此外,在合作社里工作的还有几户贫困户,她们也正通过养蚕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临走时,刘宝珍带着大家去蚕室看了看,那一只只通体透白的春蚕宝宝正欢快地吐着“金”丝,预示着美好的收获又即将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