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张鸥 通讯员 郑芃芃):去年5月,唐山市被确定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城市。在入选的12个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区域)中,唐山是唯一一个京津冀协同发展地区的城市。一年来,唐山市积极探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新体制机制,着力打造以承接非首都功能产业转移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样板,强化顶层设计和政策、规划对接,主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
“共同编制协同发展示范区规划”
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分别与北京市、天津市共同编制“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和“津冀(芦汉)协同发展示范区”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及控制性详规,在交通、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实现一体化。目前,京唐城际铁路已开工建设,届时可实现唐山—北京半小时到达,推动唐山更好地融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圈。与天津合作建设滨海—唐山(汉沽)通用机场,进一步提升三女河机场枢纽功能。
“积极打造协同发展承接平台”
一方面,与北京共同投资建设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成为承接非首都功能产业转移的示范平台。示范区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其中5.5平方公里产业先行启动区和3.5平方公里的产城融合先行启动区,功能定位为“一区六基地(首都高校疏解集中承载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现代产业加工制造基地、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基地、应用技术职业教育基地、协同发展创新创业基地和北京曹妃甸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截至目前,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进展顺利,开工亿元以上项目已达31个,完成投资85.9亿元。
另一方面,扎实推进津冀(芦汉)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与天津市滨海新区政府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的框架协议》及相关子协议,在自贸区政策共享、港口、产业园区、交通等8个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努力把示范区打造成协同发展的“桥头堡”。
“积极建立产业对接新体制”
认真落实省委“打造曹妃甸承接北京产业转移重大战略平台”指示和北京市“引导产业项目向曹妃甸示范区等地转移集聚”要求,探索建立了“机制协同、产业协同、公共服务同城化”的产业对接新机制。
机制协同。建立互派干部机制,北京选派的13名干部已进驻唐山市开展工作,唐山市派出的13名干部分别对接北京市各区,先后与北京近20个市直部门紧密工作沟通。共同出资组建的京冀曹建投公司,已全面参与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总投资65.4亿元的基建项目35个,目前已累计投入17.6亿元。今年以来,曹妃甸区签约北京项目14个,总投资745亿元,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个,总投资18.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