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江山
最近被大家热传热议的一位家长和一位老师关于刘胡兰的通信,并不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几年前就在微博上出现了,随着一段小学生声情并茂痛哭流涕朗读课文《刘胡兰》的视频在朋友圈刷屏,又在网络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质疑这个通信的真实性,其是否真实并不影响其社会意义,因为它讨论的问题、表达的情绪是当前真实存在的。换句话说,它至少具有“艺术真实性”。否则,一个老的话题也不可能再次被带热。
在我看来,这个话题中值得注意的地方至少有两点,第一是“家长”和“老师”直接讨论的问题,即现在的学生是否应该学习刘胡兰的事迹和精神;第二是“家长”表达其观点时流露出来的态度,即为什么现在会有不少人将自私等拿不上台面的品质讲得冠冕堂皇,毫无心理压力。
先谈第一个问题。那位“家长”提出了“让刘胡兰离我们的孩子远点”的问题,现如今这样想问题的父母是大有人在的。这是个竞争性很强的社会,在爱孩子、保护孩子方面也有人竞争,仿佛谁的调子喊得高,谁就具备更多的中产阶级的“人性”。
然而,这个问题提得是非常奇怪的,表现了最基本的思维能力的缺乏。这位“家长”说,刘胡兰14岁就参加了残酷的政治斗争,是可怕的,他不希望孩子学刘胡兰。但这位“家长”忘了一点,刘胡兰的父母肯定也不希望孩子在小小年纪就冒险,就牺牲。可是希望有用吗?没有用。当时所处的现实环境就是那样的,不光刘胡兰,还有成千上万中国人在刘胡兰的年纪就加入了革命的洪流。是反动势力逼迫人在“默而生”和“鸣而死”之间做出抉择。如果刘胡兰生活在今天,她还需要在14岁的年纪丢掉性命吗?
如果这位“家长”在写信前多思考一下,他可能会想清楚,他想表达的应该是“让刘胡兰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离我们的孩子远点”。刘胡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天的孩子不需要像刘胡兰那样流血牺牲了,这恰恰是因为有无数像刘胡兰那样的先烈的流血牺牲。如果刘胡兰被遗忘,那么刘胡兰所生活的社会就迟早回来,我们的孩子就要真地面对刘胡兰曾经面对的残酷。这是历史的铁律。
今天的孩子学习刘胡兰,要学习的是什么呢?恐怕只有头脑简单到跟单细胞生物一样的人才会认为,是要让孩子们跟刘胡兰一样去流血牺牲,今天哪里有这个可能性?学习刘胡兰,是学习她和她的战友们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而奉献的精神,在今天和未来,需要奉献的并不是头颅,只需要努力学习和工作即可。看看我们国家的航天航空等重大工程团队,主要的工作人员都是年轻人,他们就是继承和践行刘胡兰精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