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北京5月27日电(记者杨舒)1957年3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从此新中国在农业科学技术方面,有了自己的“国家队”。
5月27日,在中国农科院建院60周年表彰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院长唐华俊的致辞铿锵有力:中国农科院“已逐步建设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综合研究实力最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农业科研机构”。
60年来,从为国人解决温饱问题到为全世界消灭贫困与饥饿,从科技创新以跟踪为主到诸多领域领跑全球,中国农科院担负起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国家队、改革排头兵和决策智囊团的光荣使命,在大地上写下壮丽诗篇。
潜心育种,“端稳”中国人的饭碗
翻开共和国的农业史册,中国农科院活跃在每一个彪炳史册的历史影像中。
20世纪50年代,吃饭问题是国家头等大事。甫一立院,中国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就走上了漫长艰辛的育种之路。1972年,中国农科院和湖南农科院牵头开展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大协作,成功突破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水稻生产上利用杂交优势的国家。1976年,籼型杂交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单产增加20%~50%,年推广面积达到上亿亩,同时在世界水稻主产区广泛种植。
籼型杂交稻的问世为中国人端牢自己的饭碗树立了信心。随后几十年,由中国农科院主持的中国超级稻研究和全球绿色超级稻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新品种一次次地刷新我国水稻单产纪录,目前年推广面积上亿亩,占全国水稻面积1/4。
同样作为重要粮食作物,从20世纪50年代起,以庄巧生、董玉琛院士为代表的中国农科院专家经过几十年努力,使我国在小麦育种等多个领域处于国际一流水平。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科院在研究利用中国特有遗传资源“太谷核不育小麦”的基础上,首创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先后育成60多个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约2.3亿亩。
而今,中国农科院已拥有全球第二大的国家种质资源库,48万余份农作物种质资源整齐地陈列在一排排的铁柜里。“种质资源是品种创新的源头,这些都成为我们保障粮食安全、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说。
瞄准前沿,领跑国际农业科研
作为科研“国家队”,在农业科技竞技的国际舞台上,中国农科院代表着中国面孔。一项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农业创新成果让世界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