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出席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演讲追述了从古至今、从国外到国内,一代又一代“丝路人”如何弘扬丝路精神,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回顾了“一带一路”建设4年来的丰硕成果,直击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并提出中国的解决方案和倡议。
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习近平主席说,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丝路精神跨越千年、薪火相传。“一带一路”是复兴丝路精神的伟大蓝图,是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是推动开放合作、促进和平发展的中国方案,是参与各国和各地区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倡议。
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和平合作。从古至今、从国外到国内,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包括著名的张骞出使西域,中国唐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同步发展,中国、意大利、摩洛哥的旅行家杜环、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都在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留下了历史印记。历史融合经验告诉我们,世界各国一律平等,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应当得到维护。各国应共同努力,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建立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并携手创建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开放包容。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跨越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的汇集地,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这就是说,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平等交流将使得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各国共同努力,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建立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互学互鉴。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进入21世纪,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新时代的主题,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各国互学互鉴定,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有助于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一带一路”是应对全球治理困境的新理念,将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相反,通过文明的交流和互鉴,中国也能学习别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互利共赢。这就是说,“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世界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互利共赢的全球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各国一致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精神,使合作各方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一定能够实现互利共赢,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杨凡欣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产业研究部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