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人工智能+大数据”之后,或可遏制拐卖案件

老实做人认真做事 2017-04-17 09:01:27
A+ A-

近日,一个没有四肢的残疾女子街头卖唱视频,一夜之间在网上流传开来,并伴随着“该女子为15年前失踪女子牟翠翠”的流言 。

“人工智能+大数据”之后,或可遏制拐卖案件

走失前的翠翠是一个四肢健全的正常人,身高在165cm左右,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根据视频中的情况,结合既往媒体报道和人们生活中的经历与观察,许多网友断定,这个视频的背后,很可能又藏着一起令人发指的“采生折割”暴行。连“人民微评”也发问: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采生折割?若属实,细思恐极!

被“采生折割”者,多为被拐受害者

正如古代,对此暴行的打击也是非常严厉的。大明律规定:凡采生折割人者,凌迟处死,财产断付死者之家。妻、子及同居家口虽不知情,并流二千里安置。为从者斩。清律大体也是这样。

对“采生折割”的死灰复燃乃至蔓延之势,公安和司法部门非得出重拳打击不可。愿相关部门尽快查出结果,以抚慰牟翠翠家人、回应舆论关切,也让民众免于恐怖 。

打拐路上,国家一直在“有所作为”

“人工智能+大数据”之后,或可遏制拐卖案件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司法机关已经明显加大了针对拐卖妇女儿童案件的打击力度,并构建了一些有效的制度,如拐卖妇女儿童按刑事案件立案、建立失踪妇女儿童DNA数据库等。

“人工智能+大数据”之后,或可遏制拐卖案件

与此同时,刑法修正案(九)明确从法律角度加大了对收买妇女儿童的打击力度,这些措施有望从根本上遏制拐卖妇女儿童的现象。

不过现实是,仅靠肉眼查找与辨认被拐者,准确率和效率上都非常有限,仍未从根本上改善这一社会悲剧。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带来一份提案,建议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寻找走失儿童。

“人工智能+大数据”之后,或可遏制拐卖案件

“今年提案都是和人工智能相关的。有一个是寻找走失儿童的,靠的是人脸识别。你只要给它一张0-4岁小孩子的照片,这个小孩就算长到20岁后,它还能识别出来他是谁。所以走失儿童走失好几年之后,仍然还有很高的机率可以识别。所以这个可以很好的应用。”

“人工智能+大数据”之后,或可遏制拐卖案件

按照李彦宏的提案,利用百度人脸识别技术辅助公安部门寻找走失儿童,在人工智能的协助下一方面能够提升图像侦查效率,尽早锁定走失儿童和涉案人员,另一方面能够实现海量人脸数据的跨年龄比对,帮助侦破儿童被拐案。

此外,日本日立公司日前开发出一种用于识别、搜索和跟踪个体的人工智能系统,只需输入搜寻对象的特征就可以在公众安全摄像头中发现符合描述的人。

“人工智能+大数据”之后,或可遏制拐卖案件

与传统的人脸识别系统不同,这套人工智能系统将分析目标人员的全身图像,即使距离较远,看不清面貌,甚至是仅捕捉到背部图像时也能成功识别到目标。

系统通过超过100种外部特征实时识别目标,这些特征包括,例如性别、年龄、发型、服装颜色和样式、携带物品等12类外貌特征,以及走路、跑步、屈身等10类运动特征。

“人工智能+大数据”之后,或可遏制拐卖案件

日立声称其高速人体跟踪技术“可将身体图像分析转换成一种数值描述,这样无论身体角度或灯光如何变化,都能识别出同一个人”,从而实现跟踪同一个人。该公司新型人工智能可以“在不到1秒的时间里从几万个记录图像中”提取同一个人的图像。

“人工智能+大数据”之后,或可遏制拐卖案件

日立表示使用其技术,将有可能监测到可疑人物或走丢的孩子,根据目击者的描述,立即锁定目标人员的图像,在广域监控摄像网络的搜索下实时定位人物所在位置”,从而有助于公共安全。

在此,小编想说,这种人工智能系统如果真能应用起来,或许就不会再有那么多孩子流离失所,不会有那么多家庭因为家人走失或被拐买而瞬息破裂,或许电影《亲爱的》也就只会存在于电影中!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