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妈妈推着陈一沛去上课。
在山西工商学院校园里,总能看到这样一幕:一位身材瘦削的中年女士推着一个坐在轮椅上笑容满面的男孩。坐轮椅的男孩叫陈一沛,被同学们称为“微笑天使”,推轮椅的是他妈妈丁瑞兰。
陈一沛小时候患上了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俗称“肌无力”),只能坐在轮椅上度日,他的爸爸妈妈为了让他跟普通孩子一样,毅然承担起陪护的责任,从小学一直背着、推着进入大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求学之路如此艰难,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5日上午,记者来到山西工商学院,见到了这对乐观向上的母子,厄运降临到他们头上,他们没有被打垮,反而笑脸相对,再三说要感谢帮助过他们的所有人。
“一谢学校,二谢父母”
陈一沛1994年出生,今年大三。母亲丁瑞兰今年53岁,曾在一家企业当会计,父亲是公务员,三口之家的小日子本来过得挺幸福,然而陈一沛的病打乱了这个家庭原有的节奏。
“一沛1岁3个月学会走路时,我们就发现他脚板外撇,再大一点发现他走路比别的小孩慢,还经常摔跤。上幼儿园一次体检查出转氨酶高,在省儿童医院进一步诊断,被确诊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到四年级时就完全站不起来了。”丁瑞兰告诉记者,进行性的意思就是病情会越来越严重,刚开始是下肢不能动,慢慢地,上肢也出现了乏力的症状。
一沛在轮椅上坐着,脚板重重地搭在脚搭上,手腕抬不起来,看着妈妈诉说病情时愁苦的表情,自嘲道“可能是DNA有点问题”,说完咧嘴笑了。
这样的身体情况,求学的艰难可想而知。一沛的妈妈清楚地记得,一沛6岁半上了一年级,学校以班里孩子多,一沛腿脚不灵便怕有闪失为由,要求家长把孩子领回去。“我们给人家保证,出了任何问题责任自负。即便这样,学校态度还是很坚决,甚至把他的课桌搬到教室最前面对着门。那几天一沛回了家不是偷偷抹眼泪,就是大声吼叫,为什么这样对我!僵持了十多天,我们最终妥协了,把孩子送回幼儿园大班。”回忆起这段日子,丁瑞兰很心酸,眼泪顺着脸颊流,说“太崩溃了。”
对待一沛,丁瑞兰和丈夫本着一个原则,不把他当病人,而是当生了病的普通孩子。丁瑞兰举了个例子,比如他痒痒,拿起他的胳膊让他自己挠,这对他来说也是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