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新生开始报到,校长邱勇向新生代表颁发绿色通道爱心纪念封。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吴江
14岁的新生黄家琪是今年清华大学本科新生中年纪最小的一位。
双胞胎兄弟贾仕赫(左)和贾仕喆同时考上清华大学。
新京报讯昨日,清华大学迎来2016级新生报到“大部队”,其中,年龄最小的刚满14周岁。记者了解到,今年清华大学共录取新生3300多名,针对“寒门学子”的自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共录取348名考生,占总招生规模的10.2%。
自强计划录取人数创新高
2016年的新生规模与去年基本持平。据清华招生办公室主任刘震介绍,理工类考生占比82.7%,文史类考生占比10.3%,艺术类考生占比7.0%;少数民族考生占9.66%,来自县级及县级以下高中的考生接近1/4,男女比例略超2:1。
在这些新生中,共有35名“00”后,3对双胞胎。其中,年龄最小的出生于2002年6月,来自北京市第八中学少年班。
此外,今年自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共录取348名考生,占总招生规模的10.2%。其中,今年共有173名学生通过自强计划获得了30-60分的加分认定,比去年增加8人,最终有104名学生圆梦清华,比去年增加18人,增幅达21%,创历史新高。
新生资助最高额每年1.6万
记者了解到,今年清华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除了路费补贴,还包括“一揽子”新生资助方案和校友在新生发展方面的帮扶。“一揽子”新生资助方案的最高额度为每年16000元,包括学费、住宿费及伙食费等。
“如果一个学生的家庭每年能够用于支持学生求学的费用达不到16000元,我们就认为他存在一定的家庭经济困难,根据差多少确定经济困难程度,一般在每年11月份作出资助评定。”据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牛犇介绍,这项资助不分档,主要根据需求来,每年也会根据学生变化情况进行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1996级校友通过年级内部筹款,欲资助2016级经济困难新生接受艺术教育,提升艺术品位,筹款将用来购买学校演出观演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