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北京大兴区新机场中段盾构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正在操作盾构机吊装设备。当日,直径8.8米的大盾构正式下井首发,标志着新机场轨道线盾构掘进施工拉开帷幕。新机场轨道线工程是北京首个采用PPP模式建设运营的轨道交通项目,采用城际铁路标准,应用新型市域车组,设计时速最高达到160千米,是目前国内最快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经济日报记者 赵 晶摄
开栏的话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了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总体来看,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继续深化,整体质量效益持续提高,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本报今日起推出“读数据 看活力”专栏,针对近期发布的投资、企业利润等有关数据,从多角度、多维度观察中国经济,深入解读数字背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潜力。
作为反映市场经济活力最直观的指标之一,民间投资对于中国经济稳增长的意义不言而喻。
多年来,我国民间投资一直保持着高水平增长,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民间投资目前在整个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超过六成,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
去年,民间投资增速滑落至个位数并一度在3%左右徘徊,引发了市场人士的担忧。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密集开展多部门联合调研、督查,对民间投资下滑的“痛点”“堵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提振了民间投资信心。
“降门槛”“清壁垒”打开更多大门
今年前8个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4%,虽仍低于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但总体上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发展趋势,并与宏观经济增速大体保持了一致性。下半年,随着系列政策和改革举措的落地实施,民间投资增速有望保持良好势头,但从长远来看,激发民间投资的内生动力仍须继续努力。
今年以来,多项经济指标好于预期,经济运行中的亮点不断增加,经济景气度有所回升,为民间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对民间投资增长形成了有效支撑。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民间投资累计达23.9万亿元,约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0.7%,与前7个月持平。民间投资增速虽较前7个月回落了0.5个百分点,但基本维持合理的波动范围之内。从民间投资增速变化趋势看,民间投资摆脱持续下滑、步入平稳复苏期的态势初步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