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林寺图书馆,释永信方丈接受《环球时报》专访。 谷棣摄
禅宗祖庭少林寺,是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佛门净地。《环球时报》记者近日乘车一下郑少高速登封西出口,就看到很多挂着“少林”名号的武术学校。有的武校借着“少林”的名气和30多年的发展,早已成为规模庞大的教育集团。黄昏时分,各家武校的青少年或穿僧服或穿运动服在路边操场习武。秋雨中走进少林寺,又有大量的中外游客或参观或朝拜。释永信方丈接受专访时,更多是在谈国家如何用好“少林”这张名片、变革时代佛教如何与时俱进、少林寺的“跨界”以及机锋辨禅能否被复制。从方丈室见过面、准备移步寺内图书馆接受采访时,释永信随手关掉一间无人小屋里还开着的灯。采访过程中,坐在板凳上的释永信方丈一度自然地打起坐来,用他的话说“打坐对我来说很舒服”。
“恨铁不成钢”让我们更精进
环球时报:这两年,“释永信方丈有事没事”始终是世俗所关注的话题,直到今年2月,一纸调查结果平息“举报风波”。对此,您怎么看?
释永信:从发展角度看,为传承佛教、弘扬中国文化,我们希望在社会上和国际上正能量地传播少林寺。社会上对少林的(负面)看法更多是个人的,昙花一现。大家经常会对佛道教、对和尚道士品头论足。社会大众把少林寺当成自己的少林寺,总有“恨铁不成钢”的想法。我们把这样的“恨铁不成钢”的想法当成祝愿,而不是“恶愿”。通过监督,能让我们做得更好,让我们更精进。所以,我要感谢。
环球时报:这算是比较艰难的时期吗?
释永信:最难的时候是上世纪80年代,我和师父行正方丈为少林寺落实宗教政策到北京等地奔走,要求僧人自主管庙。现在的风言风语不算什么,可控,有没有问题只有自己心里最有数。
少林寺是个千年传承的寺庙,现在又是百年一遇的社会变革,更要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只有把握好当下,才能保证少林寺下一个1500年的发展。
期待国家提出“顶层设计”
环球时报:即使嵩山少林寺申遗成功,方丈在接受国内外媒体采访时还是多次表示,中国的名山大寺应对信徒免费,对一般游客降低门票价格。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