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2日,晴,昆明到武定田心乡,300公里。
8月下旬的云南,雨季已近尾声,丰沛雨水滋润后的云贵高原,更显出山青树绿、天蓝云白。
乘着天好,我们夫妇翻山越岭往返驱车300公里,专程去武定县田心乡看望一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农妇,她就是曾照顾我岳父7年的护工小付。
小付其实并不小,今年54岁,大名叫付桂芬,彝族,是地地道道的大山农妇,多年前因生活困难去昆明打工,长期在原昆明军区总医院当护工,其中有7年时间是照顾我病重住院的岳父。我岳父去世后她又照顾其他病人1年多,去年11月因家中人手少事情多而回到家乡。
小付个子不到1.5米,没什么文化,说一口至今我们都很难全部听懂的武定话。她心地善良,朴素厚道,吃苦耐劳,在护理老爷子的7年中,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重复着枯燥脏累的流程:吃药、治疗、打针、翻身、擦澡、做饭、喂食、收拾大小便和打扫卫生,白天经常忙里忙外手脚不停,晚上经常睡不了个囫囵觉,7年中只请假回老家两次,总共不过30多天......
外出打工为的就是赚钱,但在照顾一位非亲非故老人长达2200多天的日子里,吃苦耐劳、夙夜尽心,不仅赢得了老爷子和我们全家的信任和感激,也得到医生护士的一致赞扬,这其中,就不仅仅是钱的力量了,很重要的是,小付胸中有爱心,而且这种爱,经过时间的发酵和情感的交流,已经升华为一种割舍不去的亲情。在老爷子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小付哭得跟泪人似地:“爷爷啊,7年了,我们几乎每分每秒都在一起,你走了,我怎么办?”
小付家里负担重,挣来的钱舍不得吃舍不得花,全部贴补家用。到昆明那么长时间,除了篆新菜市场和附近的小超市,小付就没去过其他地方。刚来昆明时,没见过飞机的几个老乡约好去机场看飞机,农村人的胆小怯生和手足无措害了她们,刚到机场就被怀疑她们的保安几声大喝,一个个吓得兔子般地跑了回去。
云南各地语言差异大,小付的武定话着实让我们费脑筋,经常是我们说的她听懂了,而她说的我们听不懂。奇怪的是,老爷子多数能听懂,而老爷子原汁原味的山西话小付也听得懂。我们发现,偶尔,小付在与老爷子交流时还能撇几句普通话,虽说不那么字正腔圆,但确实比她的武定话好懂。经常,我们叫小付,她的答应是:喃(三声,往上挑,云南话,那样,什么事儿的意思)。后来她叫我们,我们的答应也是:喃。
一路上,我们的中心话题除了壮丽的高原云彩就是小付。我们都想马上见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