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篇叫做“中国财政真相”文章火了,里面的“奇葩”观点吸引了很多眼球。
它的主要观点,是把每个省和计划单列市比作一家公司,它通过辖区内的经济活动赚取财政收入,同时要应付各种各样的开支。如果A省开支超过收入则需要中央财政来调节,让富有的B省来补亏空,这就是所谓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在这样的观点下,文章得出了一连串结论:从全国各省财政来看,东北片区毫无悬念亏亏亏,华北片区经济转型开始亏,西北片区老少边穷要大补,中部六省崛起过程要烧钱,六省一市努力赚钱养国家。
这些结论一出来,可真够颠覆三观的。好多人看了都不淡定了:“让作者这么一说,全国就没什么好地方了,到处都是亏亏亏,中国经济到底行不行啊?”“六省一市养活全国,这是真的吗?我们这些省外人被‘包养’,自己怎么不知道?”
麻辣姐一周前也看到了此文,读完之后竟然感到无从“下嘴”。因为作者从一开始假定到最后的结论,跟“真相”完全不挨边!也有不少围观群众不解:把这么多财政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外行也做不到吧,结论怎么会不可信呢?
带着疑问,麻辣姐网上搜了一下,文章最早的“原型”,是民生证券研究院一份研究报告,人家的题目是《2016年地区财政状况变化一览》,财政数据都出自这里。现在这篇所谓“真相”,是加了主观臆断的“三手货”,离真相确实越来越远了。
那么,六省一市赚钱养全国,这个说法靠不靠谱?中国的财政体制究竟是怎样的?中央转移支付,是不是A省超支了,让富有的B省来补?麻辣财经采访了有关专家。
中国的财政体制,不是“各省挣钱各省花”
“作者把各省比作公司,把财政收入比做盈利,这个假定本身就是错的。”中国财政科学院副院长白景明说,这是对中国财政体制不了解,而导致对政府资金使用的误解。
白景明介绍,从财政体制来看,各省就不是独立的公司,财政收支也不是自负盈亏,更不是“各省赚钱各省花”。因为中国的国土面积很大,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区域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如果像作者说的各省自负盈亏,自己挣钱自己花,那就只能导致一个结果:贫富差距拉大!“如果只是自己顾自己,那有的省份就会富得流油,有的省份可能孩子上学都成问题,怎么能体现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