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开学在即,各大高校即将迎来又一批新鲜“血液”。上大学的成本除了学费,更多的就是生活费。近日,浙江一位妈妈每月给1200元生活费却被女儿怼问“是否是亲生”一事引发热议。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日常消费行为正日渐引起更多的人关注。
侃侃嘉宾:心有灵犀、北京遇上西雅图
侃侃主持:蝈蝈在江湖漂
主持人:近日,浙江一位妈妈每月给1200元生活费却被女儿怼问“是否是亲生”一事引发热议。我国的大学生一般在18到23岁,正处于青春期,心理还没有真正走向成熟,在消费方式上有些学生的消费仍趋向盲目“从众”心理。对此,您怎么看?
心有灵犀:这不仅仅是消费观念问题,也是我们的青年一代怎样做人的大问题。青年人在花钱上盲目攀比现象很普遍。一个大学生每月消费1200元,已经不算少了,还发出这样的感叹,真的有点莫名其妙。有从众心理是每个人都有的心里活动,是普遍现象。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盲目攀比。盲目攀比的从众就会产生不良后果。
北京遇上西雅图:这个话题我特有感触,还有点小气愤。给1200元生活费还对家长吐槽“是不是亲生的”,在偏远山区,有的人都吃不上饭,甚至有些人一辈子都没吃过鸡蛋,妈妈给个白馍馍都开心的不行。要我说来,现在的孩子就欠缺锻炼!现在的一部分孩子由于生活条件过于优越,所以被家庭惯得出现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倾向。说到这,还是比较赞成国外的理念,上大学就应该去实践,去打工,赚来的钱自己分配,用于自己生活的各项开销。
主持人:一份名为“大学生消费理财观”的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每月平均开销为1212元,其中不含学费、家庭与学校间往返交通费。家长担心生活费给多了怕孩子学坏,但钱给少了又怕苦了孩子。一个大学生,每月开销到底多少才合适,家长应该如何把控呢?
心有灵犀:孩子消费观念的形成,与家长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在大学生消费问题上,我们已不能再像从前一样,用简单的对或错来作为评价标准,更无法用老一套的教育方式以期达到抑制大学生的个性消费。我们应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这样才能使大学生自觉自愿地做到科学适度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