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标准来看,我国正在与国际接轨,已制定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6000多项、农业行业标准5000余项,基本实现了“有标可依”
即使1%的差距也需要100%的努力。农产品安全是管出来的,说到底离不开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农业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连续5年稳定在96%以上,今年上半年达到97.6%。然而部分公众仍有疑虑,觉得“这也不能吃,那也不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和一些人的实际感受有“温差”,2.4%的不合格率为何依然让部分公众心生担忧,如何看待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
“民以食为天”,公众对农产品安全的关注是有道理的。在我国,每天有243万家餐厅开门营业,13万家食品生产企业开工运转,价值310亿元的食品上架销售。农产品是食品的原料,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农产品质量是否合格,有客观标准。业内认为,评价一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主要看3条:一看上市农产品是不是符合食用农产品安全标准。这是最基本的,也是各国通行的做法。二看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差。三看监管水平,即能否及时发现和查处问题。
从标准来看,我国正在与国际接轨,已制定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6000多项、农业行业标准5000余项,基本实现了“有标可依”;从趋势来看,与本世纪初相比,蔬菜、畜产品、水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已从约60%提高到96%以上;从监管来看,早些年是“九龙治水”,数个部门分段监管,容易存在交叉或遗漏。如今,监管职责已集中到农业部门和食药监部门,监管更加有效。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各国都要面对的问题。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对我国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状况作过一个评估,包括27项定量定性指标。我国在107个国家当中排在42位。应该说,这大致反映了我国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水平的现实情况。
目前我国的差距主要在于,既是发展中的农产品大国,又面临小而散的生产经营模式。以畜牧业为例,从消费看,全国每天要消费2.2亿公斤肉、7700万公斤鸡蛋和1亿公斤牛奶;从生产看,养殖户群体庞大,散养占相当比例,生产水平参差不齐,追溯体系尚不完善。更为关键的是,消费者对“吃好”的要求日益提高,不再是“不得病就是安全”;生产者过去片面强调数量的观念也尚待改变。
尽管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总体可控,但依然存在局部问题,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在一些地区、一些品种、一些时段上问题还比较突出。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农产品市场大、品种多,即使达到了97.6%的合格率,但只要有1%的不合格,绝对值依然很大,搞不好就可能酿成重大安全事件或区域性风险;另一方面,农产品安全贯穿于原料采集、加工、包装、储运、食用等各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到零风险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对安全问题零容忍。公众感受到的问题,说到底,既有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方式落后的原因,又有违法成本低、处罚不到位的问题,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起步晚、力量弱、一些地方工作不到位有关系,还与有关部门未能及时澄清食品安全谣言有关。
即使1%的差距也需要100%的努力。农产品质量安全离不开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因此,要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创新,通过组织化、标准化来保证质量安全。同时,农产品安全是管出来的,应建立更严格的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让不法分子付出巨大的经济和法律代价,依法查处监管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彻底打消侥幸心理。否则,购买再先进的检测设备,制订再健全的生产标准,都会在利益面前成为容易被攻陷的防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乔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