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8月14日世界“慰安妇”纪念日,一部记录中国幸存“慰安妇”的纪录片《二十二》公映。这样一部小众的纪录片,在上映首日以1.5%的排片率拿下395万元票房,上座率高达32.1%,甚至超过了当日票房冠军《战狼2》16.7%的上座率。上映3天,截至昨晚8时,《二十二》总票房超过4000万元,以24.3%的上座率超过同档期院线电影。
作为一部从找投资到上映经历了重重困难的纪录片,《二十二》的票房成绩让人惊喜。导演郭柯表示,影片票房如果能有盈利,将全部捐给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
记录日常,避揭老人伤疤
2012年起,青年导演郭柯开始关注“慰安妇”受害者。当时他从媒体上得知广西老人韦绍兰的故事——老人生于1920年,有一个在“慰安所”怀上的混血儿子,因为身份问题,儿子终身未娶。当时,国内的“慰安妇”幸存者还有32人,郭柯拍摄了一部43分钟的纪录短片《三十二》。
2014年,郭柯决定将所有幸存者的故事都搬上银幕,他知道,这是一部和时间赛跑的影片,如果再不行动,将永远没有机会。不断有老人陆续去世,片名最终也由《三十二》变为了《二十二》。片中记录了山西、广西、海南、武汉等地共22名“慰安妇”幸存者,她们的平均年龄超过90岁。开拍过程中,有一位老人去世,葬礼一幕被放在了影片开头。等到上映时,22个名字里有14个加上了黑框,就在上映前两天,又有一位老人去世了。
这不是一部贩卖苦难的纪录片,不刻意揭开伤疤,不煽情也不滥情。面对镜头,很多老人并不愿意回忆过去,“不想说了,说了心里难受”。导演将镜头转向了老人的日常生活,片子平淡得有些“无聊”,没有配乐,没有旁白,没有用历史资料,只有简单的文字铺垫。郭柯坚持这样的拍摄原则:“如果她们是我奶奶,我会要求她们回答这些血淋淋的问题吗?”
细节处窥见历史给她们的印记
《二十二》是非常反套路的。但你还是会通过许多细节(很多都和“慰安妇”无关)看到历史留在这些老人身上的印记,还有她们眼下生活的状态。
比如目前有记载的唯一一名由被俘战士变成“慰安妇”的老人林爱兰,她一开口就讲打鬼子的经历,瞪双眼,还比画手势。因为双腿早被日本人打坏,她每天从屋里到屋外晒太阳,傍晚再回屋,都要把身体的力量全压在一个粉色的塑料凳上;她在床头藏小刀,有人解读为“她做梦都在杀鬼子”,但其实她只是在防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