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儿童遭性侵背后:说出口遭责骂 说完后创伤难愈合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1日电(记者李晗)看到女儿内裤上的鲜血,她两只手紧紧拧着粉蓝色的裤边,告诉自己要镇定。她拨开女儿的双腿检查,询问之前去了哪里。“就是放学的时候,有个叔叔带我去一个地方,然后……”“然后怎么了?”“然后叔叔说是给我检查身体,把我弄得很疼,还让我不要告诉别人”。
她听完,没继续让女儿洗澡,直接换了干净衣服,把带血的旧衣放进密封袋中保存。然后叮嘱女儿没人一起放学,就让老师给妈妈打电话去接,背心和短裤覆盖到的地方都不能让人看。说完,她拿起手机悄悄走到阳台,拨通了110报警电话。
这段故事,来自“女童保护”在2017年5月30日发布的公益倡导片。视频力求用最简单直白的方式,告诉孩子什么叫做性侵犯、家长发现后如何固定证据惩治凶手。
然而现实中,受害儿童面对的是更加残酷的人生境遇。她们说出“秘密”后,有的直接被妈妈扇耳光,有的受到爷爷的恐吓和打骂,陷入噩梦是常事,走不出阴影的甚至会自杀。
“女童保护”在2017年5月30日发布的公益倡导片截图。
长期遭兽父性侵被拯救后心理修复依然艰难
2015年2月,媒体广泛报道了我国首例由民政部门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案件。
小玲(化名)在父母离异、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后,长期遭生父及邻居性侵。7岁那年的一天,小玲在家饿得头昏脑涨,向路过的任女士(化名)求助。经过几个月的照顾,小玲终于诉说了兽父的恶行。兽父后来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被撤销监护权。由于孩子的父母及亲属均不具备抚养能力和意愿,当地民政局取得未成年人小玲的监护权,在庭下和热心的任女士签订了寄养协议。民政局同时对小玲开展困境儿童救助,解决了户口、上学这些难题。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尚晓援与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共同对这一案件进行了跟踪分析。当地政府、法院在处理案件时,发明了许多具有借鉴意义的未成年人保护方式,比如:在庭审时设立第二庭审现场,让小玲背对镜头、通过视频出庭;法院通过对裁判文书进行编号,建立内外有别双档保护小玲隐私;在做出裁决前,法院为小玲指定了临时照料人;判决后,政府承担小玲的基本生活费,不公开募捐减少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