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剧《人民的名义》
虽然尚未完结,虽然现在只是4月份,但要说反腐剧《人民的名义》是2017年的“爆款剧”、“现象级剧”,估计这并不好被反驳。开播前零宣发,开播后平地一声雷,有这样一组与这部剧名听起来如此不苟言笑的正剧相映成趣的数据:收视率节节攀升,4月18日,播到36集的该剧卫视单晚收视率成功破5,高达5.061%,市场份额16.7%,到20日更是突破5.465%,市场份额16.9%。还有统计分析,这是自《还珠格格》以来的历史最高收视。17日,网播量也早早突破了百亿大关。在豆瓣上,近10.7万网友给出最终评分是8.5分,其中52.1%的人给出了5星好评。在这个热度就是生产力的时代,打开微博等社交平台,《人民的名义》也在滚动式刷屏。
不是大IP,也没有流量型演员,即使有生活戏不给力拖慢节奏、剪辑太碎太乱之不掩瑜之瑕,《人民的名义》依然收获了爆表的好数据和高口碑,实现了对于主旋律正剧来说少有的跨屏传播。它的魅力究竟在哪儿,观众们到底喜欢它什么?喜欢它的又是哪些观众?以及,标志着沉寂了13年后反腐剧这个特殊剧种一飞冲天的《人民的名义》的成功播出,又具有哪些意义?新浪娱乐就此对话其主创,并发起独家系列微博调查,
Part1、喜欢看《人民》的都是谁?全年龄段但偏向高学历者
在4月18日的剧集中,陆毅扮演的侯亮平单刀赴会鸿门宴,与祁同伟、高小琴几经周旋,于“龙潭虎穴”中刺探到敌方核心机密,后又虎口脱生。紧张的剧情,再加上三位演员的表演火花又着实精彩,这《沙家浜》一起,收视率就惊人地连续三天破5了,网播量也突破了百亿大关。再加上社交平台上爆表的讨论度,在各大平台上集体发力,实现跨屏传播与互动,大概是这部原本从题材到剧名都不算平易近人的主旋律反腐剧的超凡脱俗之处。
由此数据与这局面判断,《人民的名义》的观看人群相对来说年龄层分布较广。为了进一步定位到《人民的名义》的“死忠粉”们,新浪娱乐独家发起在微博上提及《人民的名义》的观众人群属性调查,微博数据佐证了这一基本判断。
微博数据显示,提及《人民的名义》的网友21-25岁的占据40.95%,16-20岁的占据22.08%,合计63.03%,此外26-30岁的占据21.8%。考虑到微博的用户年龄段,再加上这部剧所天然吸引的本来就不应该是对主旋律题材无情结的年轻人,这并不是一个悬殊或是压倒性的数据。毕竟,2016年的年度爆款剧《欢乐颂》的微博观众群,90后与95后合体占据了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