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耐心贼历时一年盗金刚座)
法制晚报讯(记者崔毅飞)冒充文物工作者租设备去偷盗、处心积虑历时一年偷走金刚座……在盗墓史研究学者倪方六眼中,现如今偷盗田野文物的盗墓者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盗墓贼,而是重赏之下以身试法、工具多元化却手段粗暴的“勇夫”。
这些失窃的田野文物中,以石刻类文物居多。据多位学者了解,偷盗者已形成了一条“下订单——偷盗——买卖”的“产业链”。这些文物部分被当成了收藏者或者经营场所提升档次的摆件。有的高档会所就糊里糊涂地摆放了一些古墓里的石构件。
谁在偷盗田野文物?
盗墓者不再是“固定职业”重赏之下引来各色“勇夫”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副研究员、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卫东介绍,偷盗田野文物的人,绝大部分都是为了买卖、追逐利益。一般是接受了他人的“订单”,有针对性地下手。这些人既有盗窃团伙,也有重赏之下的以身试法的“勇夫”;他们有可能就是从中挣个差价,也有可能直接卖个“好”价钱。
例如2012至2014年间,房山区环秀禅寺、广智禅寺,两座相邻的明代古寺先后被盗,警方控制偷盗者后发现,他们并非专业盗窃文物的团伙,就是在山沟里干活的想“赚些外快”的年轻人。
中国盗墓史研究学者倪方六介绍说,偷盗田野文物的人,主要是和文物黑市相关联的人、这条地下产业链上的人,有的人长期进行盗宝活动。一般老板不会出现在现场,都是出钱找人去做。有需求,就有人去干,或者想办法物色目标或偷盗。
在内蒙古赤峰,倪方六曾遇到一位“盗宝人”,听到倪方六的南方口音后,这位“盗宝人”还主动问他能不能搞点“盗宝投资”,提供一些大型设备。这让倪方六感到很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