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编剧:98%年轻演员不敬业 一场戏30多个人全是替身

2017-03-09 07:25:37
A+ A-

原标题:编剧宋方金:98%年轻演员不敬业

“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这个玩笑开得实在过分。”

几天前,电视剧《手机》《人活一句话》《美丽的契约》的编剧宋方金,在发表了一篇名为“‘卧底横店’的一线实录”后,在朋友圈写下这句话。这篇涉及行业内“滥用替身”“天价片酬”等现象的文章,再次刷新外界对影视剧制作、表演的认知底线。

这几年,宋方金与几位编剧一直致力于揭露行业乱象。他曾在一个论坛上为行业乱象发声,在回家的路上他收到了陈道明的一条短信,“陈道明说要请我吃饭,因为行业的危机关头只有编剧才能说话。”在此前新京报关于替身、抠像的调查报道中也有多位编剧为行业乱象“诉苦”。

为何总是编剧来发声?宋方金说,编剧(也有部分导演)作为创作的核心,大多人受过教育,比较忧世伤神。而其他职能部门的人多和行业利益连接更深,比如导演、制片人虽然愤怒但也只有做出妥协,“编剧再不站出来的话,就等于万马齐喑。”

1前期筹备

投资方只认流量明星

制作发行方、播出平台最关心是由哪几位明星来担当主演,不管角色与演员是否适合,只要A当红、知名、有话题度就可行。甚至部分投资方只认流量演员,其他一概不论。

编剧赶工配合演员档期

如今行业内充斥着大量的网络文学作品,质量差的、文学含量低的很少能有时间打磨,因为剧本的创作要配合演员的档期。比如现在3月,A表示5月有档期,编剧就必须在两个月内写出剧本,导致创作没有按照客观生产规律来,草率写作,经不起考量。

2进组拍摄

15天速成

一部30到40集的剧,最少需要拍摄半年。但A给剧组的档期有限,最终利用技术与替身15天就可以拍完。拍摄过程以求快为主,现场全是“过过过”的声音。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